2024年06月13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四个一百”赋能 留坝乡村旅游开新局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全域地处秦岭腹地,绿色生态是其发展的底色和最大优势。近年来,留坝县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旅游“一业突破”,大力实施“发展百家民宿、培训百名管家、提升百家农家乐、推动百人创业”的“四个一百”工程,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带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开创了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四个一百”工程入选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美丽中国学习中心”典型案例、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时尚旅游》金选旅行产品,在2024年海南文创周获“县域无界”中国文旅创新大奖。

一、引领带动,以探索推进让乡村旅游活起来

留坝旅游产业自2002年起步,历经20余年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首位支撑。然而,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特别是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大,以紫柏山、滑雪场、水世界为代表的核心产品被模仿、超越,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业态收益低、复制性强、难以持续等问题凸显。民宿经济的逐渐兴起,为留坝文旅产业突围提供了解锁“密码”。

(一)于“0”起步,群众自主发展。2014年,在县城老街改造中建成的“书与房”民宿,集住宿、图书借阅销售、咖啡茶饮、文创影像等服务于一体,迅速走红。2015年,返乡青年蒋凌在火烧店镇建成“云溪·阿凌客栈”,“躺在床上看星星”成为卖点,房价是农家乐的5倍,还需提前一周预订。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发展契机,在深入总结和分析后,充分考虑地处秦岭腹地的区位特点,主动顺应游客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新变化,明确了以美丽风景和美好生活双重体验为主思路、以享受自然田园和品味乡村生活为切入点的发展路径,落地了马家小院、老房子客栈等一批初级民宿产品,走出了民宿发展第一步。

(二)由“1”引领,专业团队提质。随着简单模仿复制的情况不断出现,民宿发展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较混乱、服务跟不上、县域旅游形象受损。为此,2018年,留坝引进北京隐居乡里民宿品牌,与小留坝村合作建成楼房沟精品民宿;楼房沟精品民宿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3年甲级旅游民宿;引入宿集营造社,建成秦岭宿集·空山九帖,被评为2020年全国十大民宿之一;2021年,将玉皇庙原公路养护站改建成具有公路文化特色的“道班宿”。通过引入专业团队,县域民宿品质大幅提升、品牌形象得到彰显,有效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提速,迈出了民宿经济发展第二步。

(三)向“N”成长,创新举措扩面。民宿吸引力和留驻力增强,但投运民宿较为分散、缺少规模效应、品牌塑造不够、季节性强。2021年年底,围绕“秦岭原乡·宿在留坝”品牌定位,提出“四个一百”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打造“民宿+”多样化住宿模式,极大激发了群众和企业的投资热情,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踏出了民宿经济发展第三步。截至目前,全县发展民宿181家,改造提升农家乐122家,培育民宿管家306人,带动就业创业1833人。

二、巩固拓展,以整体提升让乡村旅游热起来

民宿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既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促进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留坝坚持系统谋划、集群打造、全域提升,推动“四个一百”取得实效。

(一)谋好整体布局。精准把握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的关系,与专业设计团队合作编制《留坝县民宿产业发展规划》,以“秦岭十景、十色生活”为主题,谋划十大特色民宿集群,绘就秦岭山居图。组建县“两山集团”、镇“两山公司”和绿色低碳发展中心,推进废弃厂房、农户腾退房、闲置宅基地、河滩地等规模化收储、市场化运作,摸排资源资产4357处、整合资源包195个,促成交易89宗,实现资源活化、循环利用。出台民宿发展扶持奖励、运营管理等政策措施,创新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银行融资、运营保底、产权鉴证、农担担保、保险助力“八位一体”融资模式,撬动4亿元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开发,其中民宿、农家乐投入达3亿元。

(二)建好基础环境。坚持把宜居宜业环境打造作为促进民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垃圾处理率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9.6%、污水集中处理率96.84%,民宿、农家乐污水治理全覆盖,乡村水电路气信和物流等生活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备,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制定《留坝县村容村貌提升导则》,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有序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开发工作,对167个村民聚居点实施房屋立面改造,让原住民和外来客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举办以“微改造、精提升”为主题的共建共享和美乡村创意大赛,聚焦“一村一景、一户一品”定位,组织动员群众就地取材、旧物利用、实景打造、空间共享,打造瓶罐花卉景观、磨盘自行车、幸福小火车等具有乡土特色的微景观200余处,1个镇、6个村被评为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镇村,留坝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三)做好“四美共建”。坚持以“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作为统揽,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树牢“多花心思少花钱”“凡是增绿的都是对的、凡是减绿的都要慎重”理念,一体推进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建设,更好保留乡风乡韵、村景村貌。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提升功能品质,把县城建成旅游“会客厅”。健全镇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把集镇建成服务群众和游客的区域中心。统筹推进村庄环境、设施、产业、治理和示范创建等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持续美化庭院环境,加快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倡导健康生活,共建共享和美幸福家园。同步推进美丽河湖、美丽山川、美丽产业等“美丽系列”建设,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留坝新画卷。截至目前,创建国、省乡村旅游重点(名)镇6个、重点(示范)村10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1个,县级美丽家庭示范户200户。

(四)用好文化赋能。坚持把文化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大力发掘和激活生态禀赋、红色资源、栈道遗迹、乡土传承等文化基因,探索拓展“文物+”“非遗+”发展路径和“景点+民宿+历史建筑”等保护利用新模式,精心建设张良文化园、栈道博物馆、非遗工坊,依托秦蜀古道、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资源开发系列研学产品,实施传统手工艺振兴计划支持竹编、刺绣、雕刻等传承发展,积极举办村歌、村舞、村晚等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吸引力,在厚植文化底蕴中为全域旅游注入新内涵。截至目前,培育民间文艺和非遗传承人658名,引入国内知名艺术家团队落地玉双美术馆、秦岭·白盒子之家,结合地域历史文化打造《秦岭之夜·遇见留坝》《乡愁火烧店》沉浸式演出,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各2个,开发研学线路5条。

三、做优做强,以精心打造让乡村旅游火起来

发展成势后,做强做优就是关键。留坝把民宿产业发展与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紧密结合,从形象到内涵、从业态到品牌进行重点“打磨”,既让文旅产业火起来,又能增进群众生活“幸福味”。

(一)坚持招才引智。加大与携程集团、隐居乡里、宿集营造社、九方文旅、咏归川等行业领军企业和团队合作力度,新建了携程度假农庄、阡陌稻田、咏归川·秦岭等一批高端民宿,实现了秦岭生态价值与美学价值的转化,发挥引领效应。实施“新村民”计划,面向全国招募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社会事业等方面有能力、有资源、有成果的能人82名,聘请8名民宿、文化界领军人物为首批文化产业特派员,助推文旅产业发展。举办绿色旅游发展大会,邀请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以及浙江大学一级教授黄祖辉等多名行业大咖为文旅产业出谋划策,让全县干部群众信心更足、理念更新。联合乡村复兴论坛、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举办首届农村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创意设计大赛,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共412个团队1100人报名参赛,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坚持全民参与。出台《支持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强化稳就业扩就业十七条措施》等,帮助群众解决民宿设计、工程建设、证照办理、后期运营等难题,引导民宿周边群众从事管家服务、运营管理、农特产品销售、餐饮服务等工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新选择,全面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火烧店镇彩云农家2017年投资60余万元开办农家乐,2022年响应“四个一百”工程,再次投资60多万元,将农家乐升级为民宿,年收入达40万元。小留坝村民刘建红两年前还是楼房沟民宿的一名管家,看到民宿“一房难求”,通过政府扶持将自家小院改造为特色民宿“清风小筑”,实现从普通农民到民宿管家、民宿业主、主理人的蜕变。目前,溪谷·九渡、云山阅、初遇鲵、朴匠、拾光里等一批特色民宿相继投用,带动就业创业1700余人,户均增收1600元,让村民真正享受到民宿经济带来的红利。

(三)坚持专业运营。健全政府出政策、集体出资产、企业出管理、社会出资本的合作共赢发展体系,创新升级“政府引导+村集体建设+企业运营”“政府引导+村集体与企业合建+专业团队运营”“企业(个人)投资建设+政府奖励补助”等经营模式,推动优质资源与专业团队、社会资本高效对接。汇集行业部门、市场主体等各方力量,引入专业民宿培训机构,采取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民宿业主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成立民宿管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跟踪服务民宿运营管理,不断提升民宿服务意识和运营水平,确保民宿建得好、运营更好。聚焦“秦岭旅居在留坝”IP,与民宿品牌深度合作,将民俗文化、自然资源与民宿发展新理念有机融合,统筹线上引流、线下宣传,打造“秦岭原乡·宿在留坝”旅居品牌,老街、楼房沟等一批民宿获国内、省内行业奖项,有力提升留坝民宿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坚持丰富业态。全力打造紫柏山、张良庙、栈道水世界三大核心景区,开发紫柏山国际滑雪场、营盘省级旅游度假区、老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狮子沟牧场等特色旅游产品,配套建设一批特色精品民宿,乡村休闲度假游更具吸引力。大力延伸“民宿+”康养、运动、研学等产业链条,开发秦岭三农书院、乡村天文台、嗨king帐篷营地、足球研学等文旅项目,进一步拓展农事体验、手工创作、文化交流等二次消费服务。不断完善民宿配套服务,推出紫柏娘家、栈道渔村等特色场景餐饮,开发香菇脆、参礼酒、黄精芝麻丸、蜜制西洋参片等系列产品15款,打造“味道秦岭”区域公共产品营销品牌,加快“吃住行游娱购”一体提升。采取“政府+村集体”模式,在大滩村投资建设布草洗涤厂,配备国内先进的布草洗涤设备,承接全县酒店、民宿及农家乐布草洗涤业务,降低县内民宿运营成本。

(五)坚持多元投资。支持村集体采取自营、出租、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民宿发展,促使优质资源与企业资本优势互补。玉皇庙村与隐居乡里合作,将管护公路的废弃道班打造成精品民宿,融入“最美乡村公路”旅游环线大格局,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4万元,群众户均分红2100余元,获评“2022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鼓励有闲置房屋的群众对自建房进行改造提升,聘请专业设计团队一对一设计指导,同步做好创业指导,让群众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经营。家住火烧店镇中西沟村的谭悦,2022年毅然辞去公职返乡筹办民宿创业,不仅享受免费高端设计,还获得两年2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和5000元创业补助,同时流转村集体60亩闲置土地打造稻溪花间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在基金支持、服务保障、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社会资本投资更多优惠,携程度假农庄·秦岭1号店、稻田博物馆民宿、秦岭一号房车旅居专线等相继落户。目前,全县80%的村股份合作社参与民宿开发;164户群众自主参与民宿发展,投入资金2.56亿元;企业投资发展民宿9家,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

“四个一百”带动民宿产业为牵引的乡村旅游持续火热,成为留坝推动文旅产业新突破、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的流量引擎。在发展民宿经济过程中,全县干群理念更新、资源利用更优、产业发展更好、联农带农更强、乡村活力更足、乡村建设更美,也让留坝人充分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久久为功才能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只有系统谋划全力推进,创新出新才能走出差异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的新路子;只有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全员参与才能让农户成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只有坚持市场经济导向,做好运营才能让产业发展更有活力、人才流入更有引力。

(史邦俭 中共留坝县委书记)

2024-06-1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5612.html 1 “四个一百”赋能 留坝乡村旅游开新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