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6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 本报记者 李志刚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凿的一处大型石窟群。”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走上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向大家讲述保护云冈石窟的故事。

“当时的文献记载云冈石窟真容巨壮、穷诸巧丽。”杭侃说,云冈石窟于1961年被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杭侃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危岩体加固工作进行了几十年。在此过程当中,我们采取了环氧树脂灌浆和锚杆加固技术,曾经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嘉奖。在危岩体加固工作告一段落、进入以预防性为主的阶段后,我们的任务并没有减轻,这是因为云冈石窟是在侏罗纪的砂岩体上开凿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构造裂隙发育,有的地方岩层有十几层,有的里面还有软弱岩层,会碰到风化、冻融、渗水等多种病害。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回顾参与云冈石窟保护工作的历程,杭侃说:“我是1993年第一次到云冈石窟考察,此后我又多次带领学生去参观实习,但那时候主要在地面上考察。由于云冈石窟非常高大,所以顶部的很多状况当时看不到。2021年,我到云冈研究院工作,有机会爬到架子上查看保护情况,切身感受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比如,云冈石窟第39窟是一个中心塔柱窟,中间雕了一座5层楼阁式塔,中外学者对这一石窟广泛关注。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在调查云冈石窟的时候予以重点关注。”杭侃说,“我们对比新老资料发现,这座石窟的顶部风化比较严重。通常我们进入工地现场要佩戴安全帽,但是到了云冈石窟第39窟顶层的时候,我们都又把安全帽取下来了,生怕戴着安全帽,一不小心碰到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为我们看到那种风化层就像酥饼一样是一层一层的,看着好像马上就要掉下来,让人十分心疼。”

“云冈石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在今后的保护工作当中会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加大科技力度,在云冈石窟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03-06 李志刚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8595.html 1 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