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浙江宁波东钱湖水生态环境品质再获专业认定

日前,中国科学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实验室发布2023年度东钱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度,东钱湖水质断面优良率100%,东钱湖湖区水质保持总体三类、局部二类的稳定水平。

近年来,被称为“城市型湖泊治理的典范”的宁波东钱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度东钱湖的生态健康评估数据显示,北湖中心国控断面、南湖中心省控断面达标率100%,优良率100%;目前,东钱湖有鱼类35种,东钱湖水生植被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水体环境的稳定性有利于全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健康度,为实现人与山水和谐、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滋养”创造可能。2023年,钱湖美景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生态建设成果受到央视《新闻直播间》《新华每日电讯》关注。

东钱湖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始终把优质的生态环境作为全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河湖“一盘棋”治理思路,推动各种生态要素协同治理,为建设“文化型、生态型旅游度假区”提供坚实的水环境保障。近年来,东钱湖大力实施水环境提质升级行动,坚持三个“围绕”,结出硕果。

围绕湖泊生态治理与修复,坚持科技合作。多年来,依托中国科学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实验室,邀请院士、研究员、教授等专业人士,深入开展湖溪流环境整治、生态环境建设、东钱湖水生态系统评价等系统研究。贯彻科技治水、生态治水的理念,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团队,开展科技治水“管家式”服务。借助科技手段及时掌控东钱湖流域污染源和水环境现状,及时发现、处置潜在风险和问题,为东钱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管控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断面水质达标和水生态安全。

围绕湖区水质综合监控,提高干预水平。全区设溪流入湖口、码头、工地、企业聚集区等高污染、高风险水域石油类总磷指标监测点位、中心重点监测点位、环湖监测点位60余个。设置上游流域监测点位近50个,涵盖重点监测点位、干流监测点位、支流监测点位、小微水体监测点位及藻类敏感水体监测点位。通过每周监测、按月考核,全面掌控污染源变化,及时防控污染物输入。强化重点水域、敏感水域监测,及时预警水环境问题。通过流域污染源网格化管控,实现流域内污染源的精细化管控。采用水质在线监测、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流域内水体水质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对水质突发事件。

围绕岸线管控与合理开发,强化依法依规治理。严格实施《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条例》和《宁波市东钱湖水域管理办法》,为水域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将水政、旅游、渔政、航管等多个原隶属于各职能部门的涉水涉湖管理机构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建立湖区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体制。同时,开展广泛的普法宣传与文明旅游倡议,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大力实施《治水拆违全域整治行动方案》,湖区管理联合执法、属地政府等相关单位,持续开展湖区违法占用水域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共查处围湖造地行为15起,拆除违法占用湖面200余平方米,违建行为持续减少,依法治理成效显著。

与时俱进,新一轮渔业生态修复与品牌打造行动拉开帷幕。在2023年渔业整治专项行动中,东钱湖共清理大小地笼网4000余顶、俩头笼1500多只、虾球400多只、网箱13只、竹竿2000多根,完成鱼箔改造135米。为从根本上解决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成立一家国有企业对渔业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将在满足湖泊历史上种群最大产量为限量的原则下,根据水生物的数量建立东钱湖合理放流模型,运用模型确定合理的放流数量,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准确研判增殖放流以及回捕效果,推动渔业与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渔业地域品牌的打造与创新。“钱湖有渔”2024东钱湖迎新跨年冬捕节第一网,日前在烟波浩渺的东钱湖南湖网基开始起网。70多斤的大青鱼“鱼王”竞拍;烤鱼、鱼丸、鱼汤、熏鱼等美食免费品尝;大众捕鱼、亲子捕鱼体验;精致露营、野炊美食、生活集市等丰富参与性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高品质休闲体验。

2024-01-09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6813.html 1 浙江宁波东钱湖水生态环境品质再获专业认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