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红色旅游资源助力高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包括革命纪念馆、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等资源,涉及各个历史时期,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我国文化旅游的特色元素。其中,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东北地区红色资源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旅游业,以此为突破口加强国内外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可以说,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对此,高校应加强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避免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鉴于红色旅游发展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与多元的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和历史,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旅游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提升大学生应用旅游英语的能力。针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应结合红色旅游资源,强化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完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围绕产业发展所需岗位技能,增强人才实践能力,使英语复合型人才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统整EGP与ESP课程,更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作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展开深入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对英语等各类专门人才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高校学生精通英语语言、掌握各项技能与专业技术。换言之,高校应重新定位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熟练掌握英语语言,了解红色文化、旅游等相关领域及学科知识。据此,高校应将大学EGP(普通用途英语)课程与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进行统整,培养“通才”和“专才”,将人才培养重心从语言能力转向语言应用能力;结合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理念,开设ESP课程,将英语语言应用与红色旅游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将英语教学重点定位为专业知识与信息的交流。

高校应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明确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并非英语专业与旅游专业的简单叠加,要通过旅游英语、红色研学英语等ESP课程,培养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综合而言,红色旅游发展之下,高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扎实,旅游、历史、人文、经贸等相关知识储备丰富,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助力红色旅游发展的能力,凸显英语复合型人才特色。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英语人才文化素养

5G、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信息化等已渗透于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红色旅游作为重要的行业领域,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入数字中国建设。充分红色旅游资源在高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助力作用,亟须高校建设信息化红色旅游资源档案,包括红色旅游资源档案数据库、虚拟展览馆等模块,作为支撑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化资源平台。高校应与红色旅游档案馆、景区景点、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进行沟通,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保障红色旅游景点资源来源可靠、数据真实;借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音像记录等方式实现红色资源的衔接,使得英语课程内容更为完整。

高校应及时引进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使红色旅游资源实物、图片、手稿等档案“活化”;在平台中植入关于红色旅游资源的专家解说和研究影像,使大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旅游资源所涉及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加深对相关历史事件、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现实意义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应把红色资源作为英语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旅游英语的资源,让学生在了解英语专业知识背后的文化场景后,更容易识记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并增强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感,进而自主提升文化素养。

实践性与行业性有机统一,提升英语人才实践水平

作为高校英语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红色旅游发展能够为高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夯实学生英语语言知识、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等。据此,高校应及时与红色旅游有关单位、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框架。

在课堂内,高校通过组织校友讲堂、红色旅游专题讲座、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等形式的分层次育人活动,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展播厅等进行播放和宣传,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在课外,高校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慕课制作,带领学生前往红色旅游景区(点)等进行参观,并鼓励学生利用个人课余时间用英语语言与外国游客交流,提升学生的中英文转换能力。在此过程中,高校学生与红色旅游景区(点)工作人员、游客等进行互动交流,能够积累各种场景的应对经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与旅游行业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为“红色旅游+英语研学”项目提供可靠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助力英语复合型人才实践水平的显著提升。

总之,高校可结合区域资源特色,与当地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馆或机构合作,了解其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情况,以及线上宣传红色旅游的需求,为学校英语复合型人才提供在场馆、机构讲解红色旅游的机会等,作为校企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实践,确保人才实践与旅游行业更好地对接,并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冯掬琳,副教授,榆林学院)

2024-01-0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5616.html 1 红色旅游资源助力高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