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业界对话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蒋依依:

体育旅游产业链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赛事,游客往往会因一项赛事奔赴一座城,如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国际赛事本身就是一个IP。当前,很多城市十分重视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将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打造紧密结合。冰雪旅游也是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冰雪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吸引了不少国际游客。此外,以Citywalk、骑行、桨板等业态为核心的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以“村超”为典型的乡村体育赛事也成为体育旅游发展的亮点和切入点。体育场馆也是体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场所,如何在举办大型赛事后,将体育场馆打造成为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载体,持续释放其影响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建立体育赛事体系,常态化举办赛事活动,持续性吸引游客以及差异化打造体育赛事也需要思考。

体育项目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一旦消费者掌握了某项技术就会重复消费。比如,不少滑雪爱好者会购买雪具,背着雪板到处飞。体育旅游的消费黏性很强,对于相关消费品的带动能力也很强。但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大部分体育消费人群是非专业人士,需要关注其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女性消费者、亲子家庭等消费群体的需求。

山东省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博:

这几年,烟台市一直在加大旅游产品优质供给,提升行业发展动力,激发消费潜能,同时积极利用优势资源,深耕蓝海旅游消费。我们在山东省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海洋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实施意见》,激活海上游、海岸游、海岛游发展新动力,构建海上旅游消费新空间。主要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从政策支撑发力,先后出台7个提振消费发展消费的政策性文件,出台针对争创省级以上旅游品牌和消费群体的奖励政策。二是从创新场景发力,积极培育三大类特色文旅消费场景,成为全市文旅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载体,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海上深蓝旅游消费场景。三是从消费环境发力,形成了公共服务与应需供给“双渠道”的旅游产品服务模式,构建起了旅游消费服务的长效机制。

仙境海岸、休闲海岛、鲜美物产及人文风情是属于烟台的IP,烟台打造城市IP的路径就是“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以烟台的旅游数据为例,今年1月至8月,烟台接待游客598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730亿元,游客量同比增长44.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3.7%,收入的增幅大于接待人数的增幅。这是烟台不断加大优质产品供给的结果,也是推动旅游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答卷。烟台追求的是长红、长期的好评。目前,烟台正集中精力探索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进一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

同程旅行副总裁李明浩:

近些年,同程旅行从一家线上互联网平台发展为多元化、多样性OTA企业,不断与地方加强合作,推出一站式旅游小程序,供近60个城市使用;与众多航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丰富旅游航线;与各地酒店合作,为游客提供多样化选择。同时,积极深化“互联网+旅游”,利用平台为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推流。我国文旅产业发展可以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从服务供给端发力,由之前的服务至上转型为体验至上,在供给端进行新尝试、新拓展。二是打造强品牌、好产业链,让游客有更多选择。三是将产品发展为统一的市场、统一的品牌、统一的宣传营销,打造独特的特色产品。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文宣产业研究院高级专家张从龙:

随着ChatGPT的火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新的突破,现在已经进入了智能创作时代。AIGC技术在文旅产业方面的应用,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性化旅游线路推荐以及定制化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了解每一个人的偏好,推荐相对应的旅游线路及景点。人们出游时,相当于身边有了一个旅行管家。二是针对旅游景区提供智能导览服务。现在,很多景区也有客服向导,基本上是一种定向式服务。通过智能机器人技术,可以让游客的游览过程中体验更加丰富。三是智慧营销层面创新。一些旅游景区通过数字人宣传,进行自动化营销,自动生成宣传文字、海报、视频等,加快营销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四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通过技术能够获取游客数据,帮助旅游景区优化线路,根据游客游览的兴趣点,推动旅游产品改造升级。同时,可以丰富文化创意产品供给,很多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品雷同性较强,AI技术可以帮助创造定制化产品,降低创意成本、缩短创作时间。

2023-12-12 范朝慧 黄高原 牛佳欣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4586.html 1 业界对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