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业界对话

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芮春霞:

华清宫文旅发展之路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深挖中华文化、让文化可知可感”。第一,打破传统旅游景区模式。第二,让文化IP不断创新蝶变。第三,树立华清品牌至关重要。第四,管理输出业务让华清旅游破圈。

《长恨歌》长盛不衰,如何让游客喜欢这台演出?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常演常新引领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在舞剧《长恨歌》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秉持着“常改常新”的理念,每年都会对演出进行更新,保障演出品质。我们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冬季版冰火《长恨歌》,将西安冬季旅游的季节劣势转化为差异化的体验优势。二是标准化建设促进旅游演艺融合升级。多年来,华清宫十分重视标准化管理。2016年8月,由华清宫主导编制,以《长恨歌》演出管理为蓝本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华清宫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以3项国家标准、9项陕西省地方标准、200余项企业标准为骨架的“旅游为体、文化为魂、标准为矛、专利为盾”的“长恨歌”模式。三是服务保障助推旅游演艺经久不衰。我们可以实现在15分钟内完成双场中3000名观众的退场和3000名观众的入场,雨天能在5分钟内完成全场观众雨衣发放……这一切都得益于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我们建立了一套适应夜间演出需求的《长恨歌》演出管理体系,从演出人员管理到演出现场保障,分工明确,流程严谨。可以说,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管理与服务是《长恨歌》演出的另一个舞台。

浙江省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周围:

数字化是近几年杭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旅游信息数据收集,即杭州市旅游经济实验室。根据数据分析,除了发展夜经济,杭州还围绕早茶早餐、早市早集、早起运动,提出发展“晨经济”,并积极拓展数字化沉浸式空间,丰富供给。同时,亚运会期间,杭州面向全球游客派送100万份“亚运文旅大礼包”,并送出10万张亚运赛事门票,助推文旅消费扩容。用户在平台上领取“亚运文旅大礼包”后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形成数据沉淀,这些数据将成为我们研究用户价值的重要参考。

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旅游消费扩容?首先,要在场景中找目标。在杭州的停车场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标语——“先离场后付费”,杭州是较早推出这项服务的城市之一,我们希望给老百姓带来更多便利。当前,杭州通过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城市旅游资源配置,让游客在杭州逗留时间不增加的情况下“多游一小时”,杭州停车场就是其中的应用场景之一,我们希望将时间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和社会责任。其次,要在协同中做服务。今年以来,杭州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其他部门不断优化合作机制,协同为游客提供服务,例如“30秒酒店入住”需要公安部门支持,数字赏花地图需要与气象部门合作。最后,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理念,把游客当作用户。今年,我们将政府数据面向全社会公开,上线“杭州文化和旅游数据在线”平台,支持实时文旅数据在线查询、即时下载。我们希望能够为文化和旅游从业者、研究者、公众提供丰富多元的可视化数据,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音悦文化科技创始人CEO、迷笛音乐传媒CEO尹龙:

音乐节在今年非常火爆,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积压的音乐需求持续释放,大家对相关活动的渴望更加强烈。今年,大型音乐节在全国已经举办超过300场,再加上一些演唱会等大型活动,总数已经超过了900场。二是各地政府的重视,部分地方政府希望通过音乐明星的吸引力为当地引流,会对音乐节或演唱会等给予一定支持。

2024年音乐节和演唱会领域可能的发展趋势主要有3个:品牌跨界,如一些企业通过举办音乐节达到宣传的作用;行业跨界,如将车展和音乐节放在一起举办;常态化运行,把音乐节变成一个常态化表演,如每个周末转换不同的音乐风格,举办一些小型音乐节,或在景区里引入音乐表演。

我国音乐节大部分依靠政府补贴,收入主要来源是门票,而国外很多成功的音乐节大概50%的收入来自门票,30%的收入来自赞助商,20%的收入来自衍生品,这就需要专业机构、景区、政府等多方协同,让音乐节的收入比例更加合理。

要进行创新,景区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投入不需要太大,但要结合当地的音乐、地方戏等特色,做出可以吸引游客的演出内容。

星联CSVA联合发起人蒋晨明:

近几年,星联CSVA一直与中国旅游报社合作,研究和推进中国星空旅游发展,力争做中国星空旅游的启蒙者与推动者。星空为旅游供给提供了一个创新方向,如果讲优化,首先应该做的是认知优化。星联CSVA与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两份报告,一份是《中国星空旅游报告》,另一份是《中国星空旅游目的地标准研究报告》。这两份报告从概念、评判标准等方面为中国星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其实,星空并不等于天文,我们讲的星空旅游涵盖了许多内容,有许多文化内容值得挖掘,市场空间很大。许多嘉宾提到了研学市场,星空旅游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研学体系,其消费群体不仅包括去天文馆的孩子,还有在都市生活的成年人。比如,许多年轻人在都市的生活非常繁忙,特别希望到乡村住一住民宿、看一看星空,体验一下田园生活。所以,星空旅游还与乡村民宿等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想在文旅方面进行创新,星空旅游或许是一个好的方向。

(本版文字整理:范朝慧 黄高原 牛佳欣)

2023-12-12 范朝慧 黄高原 牛佳欣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4585.html 1 业界对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