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述永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彰显出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定力、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以“增强精神力量、展现时代风貌”为主旨,大力加强艺术精品创作。坚持为人民讴歌、为时代明德。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聚焦长江大保护等现实题材,打造京剧《靖水激浪》、歌剧《汉水丹心》、新编历史剧《屈原》、大型舞剧《乐鸣九霄》等重点剧目。实施美术创作重点项目扶持工程,举办长江潮——优秀美术作品展等展览,每年推出100件美术精品。创新举办“长江之约”武汉国际合唱节,持续办好湖北艺术节。设立“湖北文旅导师工作室”,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不断开拓艺术“高原”、攀登艺术“高峰”,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凝聚精神力量。
以“满足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权益”为目标,大力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完善各类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举办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荆楚“四季村晚”等品牌活动,加强群文精品创作,让群众“站C位”“唱主角”。整合各地各类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搭建连接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建立群众需求表达机制,开展平台预约和“订单式”服务,构建覆盖全域、全时、全龄的公共文化“供应链”。
以“守住文化根脉、延续精神命脉”为根本,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开展全省文物普查,深化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打造中国长江博物馆等标志性工程,推动省博物馆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建好用好考古遗址公园。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持续推进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大力发展非遗工坊,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集市,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指导,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坚持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兑现文化价值。推动荆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纳入旅游线路,提升旅游品质。加强文旅品牌建设,提炼更好契合湖北地域特质、文化特色的形象品牌,大力打造武当山旅游品牌、培育长江文化品牌、叫响红色旅游品牌。推动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拓展旅游功能。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加快数字文旅产业布局,发展以元宇宙技术为代表的文旅新基建,打造具有故事性、体验性的沉浸式文旅产品,推广以高度智能化为特征的文旅服务,发展“线上文博”,引进旅游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全力抢占文旅发展新赛道。
以“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为原则,向世界讲好荆楚文化故事。围绕参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积极服务国家元首外交,组织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和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你好!中国”等活动。建好用好部省共建的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依托“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湖北文旅短视频全球推广项目,促进荆楚文化对外传播。打造“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对话会”等交流平台,举办“世界武当太极大会”交流活动,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持续推介长江三峡、武当问道、三国文化等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五洲游客聚湖北,不断提升荆楚文化吸引力。
(作者系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