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6日
第15版:旅游报15版

展教双融合 小馆大学校

——山东省滨州市博物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博物馆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以“展览校本化、社教课程化、场馆学校化”的模式促进展教融合发展,助力“双减”政策落实。紧紧围绕地域文化主题,实施“展教双融合 小馆大学校——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项目,其中,假期“博学荟”获“首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奖”“第四届全省博物馆十大社会教育活动案例”,“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志愿服务项目获2023年“第五届全省博物馆十大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实现了博物馆与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双向助力,蹚出了一条中小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滨州市博物馆成立于2015年,先后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今年10月,滨州市博物馆应邀参加“2023博物馆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作了《小馆大学校 文博“轻骑兵”闯出社教新天地》的典型发言,与全国同行共同探讨和分享滨州市博物馆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

以特做大,立足地域特色,让黄河文化成为“历史大课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大背景下,滨州市博物馆广开思路,精心搜集整理,完成历代黄河舆图大集结,策划推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历代黄河舆图特展”,共展出宋元至民国历代黄河舆图近百幅,讲述黄河故事,展现了黄河的改道与迁徙对于黄河下游滨州区域内人类经济、文化与政治生活的深刻影响。此项展览在山东临沂、云南保山、安徽含山、内蒙古阿拉善等地巡展,引起广泛关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给予高度评价。以黄河舆图特展为依托,开发了“黄河澄泥砚”等文创产品,与全省九市博物馆签署《从河说起》战略合作协议,和专业机构合作拍摄有代表性的馆藏黄河文物在腾讯、优酷等平台播出,通过网络短视频助力黄河流域文物向“顶流”迈进。开设黄河文化大讲堂,邀请黄河文化研究专家葛剑雄、燕生东等来滨州授课,在科普黄河文化的同时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

以优做大,深挖红色资源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创建“渤海大讲堂”。滨州作为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域,具有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建立了山东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博物馆联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打造了“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展览通过130余件革命实物藏品、70余组(件)图片、40余件革命遗址遗迹题材美术作品、10余件珍贵照片,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过程,从建立新中国到社会主义建设,并最终引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辉煌历程。以展览为依托,配套推出了“红色电影天天放”“红色手工周周做”“红色讲座月月开”等“红色文化年”系列活动,展览接待观众13.5万人次,青少年占比67%。展览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十大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滨州市博物馆“展览+社教”模式促进了红色文化在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间的传播弘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滋养市民爱国主义情怀。

以引做大,丰富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创建家门口的“华夏大课堂”。滨州市博物馆在成立之初,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0人,大都是“门外汉”,无“办展”经验。起步伊始,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对接全国大型博物馆联合办展,从合作中学习规范专业的办展理念、设计思路与展陈手段等。例如,与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开展“皇家气象——圆明园国宝暨清代宫廷珍宝展”,创下单日参观观众超过6000人次的纪录,实现博物馆“开门红”。与天津市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多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合作办展,提升办展水平和能力,逐步形成了“与国有博物馆合作为主,与非国有博物馆合作为辅,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市场化运作为补充”的展览体系,实现展览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同时,每年分主题、分系列引进不同地区、不同题材的临时展览,近3年举办临时展览46场,涉及北京、天津、云南、江苏、江西和济南、临沂、烟台、济宁等13个省市,促进了文化交流,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火”起来。

以活做大,寓教于乐沉浸式观展,打造“文博梦剧场”。滨州市博物馆在“展教双融合”中,将“场景还原+学者讲堂+手工体验+互动游戏+文创设计”等融为一体,将博物馆打造为学生们了解历史、认识世界的“课堂”,让大国历史、本地文脉变作了鲜活直观的文博“课本”,探索出一条精品展览链条化设计的新路径。2022年春节期间,推出了“虫逢——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展”,在引进山东博物馆原展基础上,增加180件滨州昆虫标本,接待中小学生团队公益讲解126场、共5000余人次,博物馆成为滨州市中小学生寒假研学热门打卡地。同时,博物馆与本地高校合作,配套设计了手工、讲座、文创等系列文博体验活动,在市民中掀起了一股“到博物馆学生物”的热潮。为构建学术性与趣味性兼顾、受老百姓喜欢的展览,博物馆从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入手,以非遗保护为立足点,推出原创“衣被天下——蓝印花布与西兰卡普联展”,展出展品186件,各类展具125件,相关图片93组,全方位立体展示滨州蓝印花布与恩施西兰卡普的前世今生,受到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本地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喜爱。在此基础上,研发蓝印花布教学教程和手工传习课,开发相关文创产品10余个系列、300多个产品,推出的文创产品“孙子兵法香盒”获得了2023年度全省博物馆文创产品推介活动优胜文创产品奖(全省30件入选)。策划展示走秀等活动,使观众在享受沉浸式观展的乐趣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滨州市博物馆 马海真 孙玉涛)

2023-12-06 ——山东省滨州市博物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4489.html 1 展教双融合 小馆大学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