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诞生
初冬时节,暖暖的阳光洒在安徽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上,路旁已变黄、变红的树叶,同黑色的景观道及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几位将车停在观景台上的游客说,他们是从琅琊山沿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来到井楠村的,一路上冬景扑面而来,真是名不虚传。旁边一位游人说:“很多人说风景道春天很美,依我说,这个季节更有味道。”
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开通,使滁州旅游业迎来了新发展机遇。这个季节,尤其周末,一辆辆从南京、合肥等地开来的轿车奔驶在风景道上。
说起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三年前还没有这条道。滁州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耕地面积、大中水库数量居安徽省前列,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但美中不足的是,许多风景优美的山村因没有路或少路而无法到达。有的山间小路,别说汽车进不了,就是人也难走。
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滁州市相关部门形成:能不能依托滁州横跨江淮分水岭岭脊线的优势,建一条覆盖全市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旅游。
说干就干。滁州市委、市政府2018年开始谋划,2019年下半年全部动工,2021年8月江淮分水岭主廊道全线贯通。在总长近500公里、跨联全市8个县(市、区)和30个乡镇、串联100余个景区(点)的主廊道上,80%以上的风景道穿越江淮分水岭岭脊区域。
主廊道开通后,全市乡村旅游点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今年不满40岁的魏美玲是当地人,是全椒县九运勤耕民舍负责人。她说,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全线通车后,游客开始增多,眼看住宿吃紧,她就开了这个民舍,和以前的餐饮联合经营,生意相当红火。
截至目前,滁州经济运行连续7个季度、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连续2个季度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列、全国百强。乡村旅游的崛起正赶上好时候,安徽省自驾游协会会长刘超说,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修得这么好,让游客顺畅地前往美丽乡村,一个个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令人羡慕。
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表示,滁州目前已到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了,全市各相关部门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旅游,静下心来,结合乡村振兴,好好研究“三农”的融合发展,好好研究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这条旅游风景道,更快地把滁州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琅琊山创5A重在提升质量
远远看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一片郁郁葱葱,静卧在滁州市的西南部。近几年来,琅琊山一直致力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今年重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使琅琊山和醉翁亭名扬天下。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琅琊山不仅成为旅游者向往的胜地,也已成为滁州市民的观光休闲之所。琅琊山大景区向游客免费开放,许多市民晨练或傍晚散步都选择去琅琊山。滁州市委副书记金力表示,要将琅琊山5A创建工作作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
今年3月,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向广大市民发出了“琅琊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倡议书”,号召每个市民为琅琊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而努力。此号召一出,立即引起广大市民的热烈反响。于是,市民们开始以主人翁意识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的游览方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攀折花木、在景区吸烟的行为明显减少,景区面貌大大改观。景点服务人员、公交和景交车辆司乘员、旅游购物场所人员、餐饮住宿服务人员等全市旅游服务人员敬业友善、文明周到的用语,让人感觉宾至如归。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严明介绍,从去年开始,滁州市努力打造琅琊山“1236”服务质量文化活动。“1236”即1个目标,从满意到感动;2个百分之百,投诉100%受理、100%解决;3个十分钟服务承诺,游客投诉受理、应急处置响应、垃圾落地处理均不超十分钟;6个员工形象,每位员工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是服务员、安全员、保洁员、营销员、劝导员、检查员。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徐九平说,琅琊山今年五一、十一假期都取得了“游客接待量历史最高、旅游投诉量历史最低”的良好成果,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乡村旅游之歌在田野回响
滁州市副市长苏虹受市长吴劲委托,在2023滁州市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推介大会上致辞时表示,滁州区位优越,有11条高速公路,乘京沪高铁到南京仅需18分钟、到上海仅需一个半小时、到北京仅需三个半小时,到南京禄口机场、合肥新桥机场都仅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车程。滁州良好的交通条件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贯通,使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有了更好的机会。
井楠茗宿是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上的一个民宿,掩映在一片山水和万亩茶园之间。在民宿“大堂”,游客王先生说:“我们已在这儿住两天了,今天退房。原本没打算住这儿,是这里的乡野气息和古朴宁静吸引了我们,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
井楠茗宿由民宿和乡村景观构成,租用破旧、无人居住的房屋,改造成民宿,以当地茶叶、菊花等特色产业为依托,带领当地村民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是当地发展较好的民宿。
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茜说,近年来,滁州市印发《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等文件,举办丰富的文旅活动,包括第九届中国农民歌会等,全市旅游业蓬勃兴起。
马厂村位于全椒县马厂镇,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曾引用王安石“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的诗句来形容此处美景。这里不但景美,而且羊肉面十分出名,已有百余年历史。2021年,马厂村进行重新包装整合,被评为安徽特色美食村,马厂羊肉面也声名远播,吸引了许多来自南京、马鞍山、合肥等地的客人。马厂村各家羊肉面馆人来人往,一位来自南京的客人被问到“这里的羊肉面好吃吗”,他竖起拇指,连声说好。
目前,滁州市已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352个、在建52个。南谯井楠村、凤阳小岗村、定远高埂村、来安仰山村、全椒刘兴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866.71万人次,旅游收入168.83亿元,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一首首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之歌正在滁州的田野上回响。(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