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第13版:旅游报13版

重庆·北碚区

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诗中的“巴山”,就是今天重庆市北碚区境内的缙云山。它和山脚下秀丽蜿蜒的温塘峡,共同孕育出闻名遐迩的优质温泉水。在缙云山下汇集出一片山、水、泉、峡为一体的“瑶池仙境”。

村中自有“黄金屋”

金刚碑温泉的“历史味”与“年轻态”

坐落于北碚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的金刚碑古村落,山环水绕,江峡相拥,尽享巴山渝水的宠爱。这座被一棵棵参天古黄葛树覆盖的滨江古村,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温塘峡泉水在这里汇聚,形成18个风格各异的温泉聚落,分布在村落的各个角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沐浴温汤。

抗战时期,三千名流汇聚北碚。透过古村斑驳的石墙,依稀看见正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梁实秋、在书房凝神创作的老舍,暖暖的嘉陵江风拂过桌面,《四世同堂》的书页在风中哗哗翻动;大儒梁漱溟在这里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经典著作——《中国文化要义》;随着各界名流的相继到来,《水乡吟》《雅舍小品》等传世名作纷纷在此诞生……

滚滚嘉陵江畔,透过江面行驶的船队,仿佛能看到卢作孚和丹麦工程师守尔慈手里拿着北川铁路建设图纸,激烈讨论着。剧作家田汉、曹禺、夏衍、洪深、阳翰笙等,创作排演出《全民总动员》《塞上风云》等优秀剧目;教育家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顾毓琇、孙寒冰等,在北碚扎下教育的根;音乐家贺绿汀、储师竹在这里聆听妙音……

金刚碑古村落正如一座“黄金屋”,山峦拱翠,古树参天,溪流潺潺,泉水汩汩。原汁原味的巴渝村落建筑,幽静闲适云雾袅袅,有烟火气,也蕴含着北碚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时间如若风雨去,峡江温泉暖人心。路还是那条青石板路,道还是那条茶马道,百年金刚碑却正在蝶变和新生。

走进新生的金刚碑,在选择自己钟意的温泉泡汤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古村落的美景,或溪峡、或江景、或林间,金刚碑打造出“能看秀的温泉”。夜晚的金刚碑古村落,在灯光映照下仿佛是奇幻异境。在充满历史感的石板路上,可以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时尚潮人、二次元爱好者、身着汉服的女孩……

走在这座蕴藏百年历史的古村落里,似踏进悠长的光阴里,尘世的烟火从古老的时光中缥缈而出,如梦似幻。青石板路与两侧的青砖瓦房相互辉映,原汁原味的巴渝古镇生活如一幅水墨画卷在烟雨中徐徐展开。阳光穿过黄葛树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树荫下,有人用盖碗大口喝着老荫茶,也有人品尝着温泉水咖啡……以上种种,是金刚碑温泉“历史味”与“年轻态”结合的缩影,也是北碚区传承历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

心景隐于“桃花源”

缙云山下十里温泉有“向往的生活”

不可居无竹。苏东坡在千年前写下的诗句,如今在北碚的心景温泉有很好的写照。

心景温泉是一个隐匿在竹林里的乐活身心休养目的地,泉水采自缙云山底1500米的高品质温泉水,富含锶、偏硅酸等元素。30个掩映在竹林中的室外温泉泡池,可同时容纳350人泡汤;9间中医理疗室,氤氲着芳香,拥有天赐的地热资源,在这儿可以体验一次愉悦的温泉养生之旅。

心景节气养生温泉,遵循“顺四时,颐养生”的东方养生之道,秉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养生习惯,又结合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理论,形成了心景特有的依托节气温泉养生的产品。

在这片著名的温泉风景区里,还有诸如“巴渝五泉之冠”的北温泉、悦榕庄、柏联等国内国际知名温泉品牌。

孕育出这片桃花源般的温泉城的,是它背靠的缙云山。

缙云山位于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这是北碚区大大小小温泉的源头。传说轩辕黄帝在缙云山修道炼丹,合药之水取自于峡谷之口,史称“温汤合药”,取水之口便成温塘峡。位于温汤峡畔的北温泉泉水自涌,水质佳。公元423年,高僧慈应在北温泉创建温泉寺,奠定了重庆温泉1600年的悠久历史,因此,北碚又称“中国温泉故里”。

缙云山,是生物学家眼中活态的“博物馆”,是文史学家眼里鲜活的留存史,是温泉专家心向往之的故里。

你看,漫山的树林里蕴藏着蓬勃的生命力。沿着登山步道一路向上攀登,古木参天,翠竹成林。缙云山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分类上孤立的形态特殊的植物,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综合体物种基因库,植物有1966种,其中,药用植物就有716种。竹荪、竹笋、蕨菜、甜茶是缙云山的“四绝”。沉浸在山水之间,“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在此刻有了实感。连绵的绿从天边一直延续到眼前,在水雾氤氲的林间深呼吸,泥土的清香和古树的木香沁人心脾。春遇繁花夏乘凉,秋闻桂香冬赏雪,四季美景在缙云山这方天地都可以遇见。

你看,名胜古迹是一本本活态的“古书”。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清代缙云寺、八角井等连接着千年前桩桩件件的往事。其中,缙云寺因太虚大师在此建立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而闻名世界。于是,在缙云山,我们得以窥见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寂寥哀切,还仿若看见“巴渝第一状元”冯时行手捧书卷凝神苦读的身影……

你看,缙云山的赤色,是天边的红霞,也是三栋小楼——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承载的红色往事。《重庆府志》描述渝州十二景,有王尔鉴的《缙岭云霞》诗,其序云:“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缙,赤色也。”古人以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

缙云山深处,三栋小楼屹立,这便是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都曾在此办公。如今,三栋小楼经过修缮已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400余件实物、1000多张历史照片……室内的历史展陈再现了“解放大西南、稳定大西南、建设大西南”波澜壮阔的历史,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邓小平同志亲手植于旧居前的马尾松,如今也已亭亭如盖。

于是,背靠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之地,山脚下的温泉也泉泉温润起来、沸腾起来。青山下,泡温泉、逛古镇、读历史、观好剧……向往的“诗和远方”也许就是如此。

文/王亭羽 图/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金刚碑温泉老村

2023-11-28 重庆·北碚区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4298.html 1 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