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观察员,我参与了实地带团环节。上海选手师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拿到行程单开始,他立即进入带团状态,开始联系酒店、餐厅和大巴车司机,行程中热情主动,充满激情,体现了一线导游的专业水准。
本届大赛在环节设置上更加专业且人性化。比如,将表达能力的考察放在第一个环节基础知识考查之前。这样,所有参赛选手都有机会上台介绍自己的家乡。本次大赛更加注重对一线导游的选拔,如在参赛条件上作了一些限制,必须取得导游证四年及以上才可以报名等。
本届大赛的导游词创作环节也是一大亮点,对提高导游整体水平意义重大。比如,来自西藏的导游格桑央金抽到了东部城市上海,这对她来说挑战不小,但格桑央金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创作。在决赛中,格桑央金获得了银牌,这也是在历届导游大赛中,来自西藏的导游获得的最佳成绩。
通过这一次大赛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提醒广大导游。首先,一线导游业务流程熟练,但对体现文化积淀的导游词创作却不太适应,没有掌握方法,这一点需要引起导游的重视,也需要相关机构加强培训。一线导游要重视加强文化方面的修养。其次,在带团服务过程中,导游需要找到与游客的平等关系,不必过度服务,过于卑微。最后,导游在带团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安全,我们不提倡导游在高速路上站着讲解,这非常危险。
本次导游大赛中,很多参赛选手已经是高级导游。这些导游业务精湛,在知识积累、思想品德方面也很优秀,他们的表现让我们对整个导游群体有了更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