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四川省眉山市文化和旅游业交出亮眼成绩单,33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56万元,三苏祠博物馆、瓦屋山、东坡水街等地客流激增,出现“人从众”模式,带动城市旅游热度提升。
中秋国庆假期,繁荣活跃的文旅消费市场,是眉山市文旅经济复苏向好的体现。今年以来,眉山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旅游业作为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呈现出快速复苏的良好态势,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业态场景持续“上新” 旅游消费快速恢复
社交、美食、文化体验等消费新趋势为眉山文旅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了风向标,音乐、文化、体育等“多业态”和旅游持续融合,带动“文旅+”向“+文旅”转变。今年1月至9月,眉山全市33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083.5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260.25万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79.78%、46.64%。
新场景带动消费。10月1日,青神县首届机车音乐文化活动燃“擎”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摩友汇聚于此体验速度与激情,机车展示、机车巡游、特技表演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现场看到很多机车,也看到很多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感觉青神是一个非常潮、非常快乐的地方。”在青神县首届机车音乐文化活动上,来自乐山的车手张琳琳感慨。本次活动共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机车俱乐部21家,受邀骑手500人,自发参与骑手约1500人,直接带动周边餐饮类业态消费450万元,酒店类业态消费120万元。
新业态刷新体验。随着线下场景的全面复苏,更多人选择出门感受人间“烟火气”,“国风出游”引关注。“这里古色古香,场景十分精美,我们租了一套古装汉服拍照留念,也让小朋友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成都的王元带着一家人,在东坡水街的汉服巡游中体验了祈福盛典、游园互动。
新模式带来新服务。双节期间,眉山市组织开展各类文旅节会活动52个,开展丰富多彩、游客参与互动性强的特色子活动120余个。同时,在车站、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活动,倡导文明旅游,为游客提供温情服务,满足游客多样需求。
场景持续“上新”,活力不断迸发。今年以来,眉山市充分发挥瓦屋山、彭祖山、中岩寺等重点景区以用“东坡醉月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示范带动效应,统筹实施东坡文化业态培育行动,打造东坡美食、文创演艺、夜间经济等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擦亮眉山城市文化名片。
今年1月至9月,眉山新包装东坡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江口古街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等9个重大招引项目,全市完成文旅项目投资48.59亿元,以优质项目支撑业态更新,进一步夯实全市旅游发展基础。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多元“耍法”聚人气赚财气
随着游客对旅行体验、休闲放松的需求提升,对探寻当地原真性文化底蕴的诉求增加,乡村出行、非遗项目等沉浸式体验成为受众青睐的新产品。
“来柳江古镇,在山水如画的诗意古镇中,参与了‘桂香巴蜀·月映柳江’——2023年‘我们的节日·中秋’四川省示范活动,看了形式多样的水上实景演出,体验了国风游戏互动、非遗展演、文艺表演等多项精彩纷呈的配套活动,也去了周边景区游玩,这趟旅行非常值。”在洪雅县柳江古镇游玩的湖北游客范小年说。
柳江古镇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张义璐介绍,今年双节期间,在“桂香巴蜀·月映柳江”——2023年“我们的节日·中秋”四川省示范活动的带动下,有15.03万人次来柳江古镇景区游玩。5场实景演出,10场非遗展演和国风游戏,以及坝坝电影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等文化娱乐项目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古镇“夜经济”不断释放消费活力。
乡村旅游的多元体验带动人气旺、经济热。今年,洪雅“村BA”决赛吸引了4000余人到场观看,近2万人观看线上直播。“现在瓦屋山可玩的项目越来越多,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洪雅县瓦屋山景区花辰月夕民宿负责人邓贤瑶介绍,暑期旺季民宿客房天天爆满,月营业额超10万元。
火爆的乡村旅游场景同样在仁寿县出现。通过深挖本地资源优势,仁寿打造了乡村度假、亲子研学、赏光观光等一系列新奇有趣的乡村旅游新产品,不仅增强游客体验感,还拓宽了当地农村群众致富增收路径。
仁寿县禄加镇经历了从冷清山野到热闹繁华景区的华丽蜕变,让众多村民选择返乡创业和就业。“景区为附近群众提供了100余个工作岗位。”禄加镇天府茶灵谷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岗位的差异,员工工资收入每月3000元至4000元不等,不少村民因此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以来,眉山已持续打造推出36条“寻美乡村 乐游眉山”乡村旅游线路,以贯穿全年的2023“寻美乡村 乐游眉山”大型乡村旅游季活动为抓手,整合推出幸福古村、青杠坪·茶客空间、永丰村等58个乡村旅游景区(点),今年3月至9月举办“乐游眉山”乡村游活动33场,推动乡村旅游不断升温。
保护传承弘扬三苏文化
文旅融合推动品牌出圈
红墙环抱,绿水萦绕,秋日的三苏祠迎来了众多游客。“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走进三苏祠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讲话。
如今,游客到这里不仅能参观游览古典园林景观,还能观看“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更能沉浸式体验诗词擂台赛、“东坡大家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感受厚重的三苏文化。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举办了“月圆中秋 欢度国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中秋国庆惠民系列活动。这个假期是三苏祠举行活动最多、最丰富的一个假期,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活动中感受三苏文化魅力。
当下,眉山以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为抓手,加快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市推进三苏祠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投入各级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启动实施17个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三苏祠提档升级。
今年5月,眉山市与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话剧《苏东坡》从三苏祠出发,前往上海、苏州、深圳等12座城市进行22场演出,让三苏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文旅版话剧《苏东坡》更将舞台剧和三苏祠景区打通,方便游客在演出结束后乘坐景区直通车前往三苏祠,进一步体验深度游。
此外,眉山充分发挥三苏文化、东坡文化赋能作用,进一步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统筹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打造8个主题文化公园,以东坡诗词意象命名110余条街道,融入东坡元素打造九街十坊等特色文化街区,让三苏文化融入城乡文化建设;举办东坡文化季、2023“寻美乡村 乐游眉山”大型乡村旅游季等文旅节会活动188个、子活动540余个,不断培育三苏文化消费场景;借助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赛事,眉山开展“青春撞大运 欢乐眉山行”专场文旅推介,在成都网红地标“金融城双子塔”投放眉山文旅宣传动画片并开展网络营销,推出全新的眉山文旅宣传片《归去来兮是眉山》及系列宣传短片;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在全媒体矩阵率先创新推出“金牌导游说文旅”系列短视频营销,同步推出配套文旅优惠措施,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网、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海外平台,加强眉山文旅宣传,眉山文旅频频火爆“出圈”,提升了三苏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伴随着假日经济持续升温,依托三苏文化的底气,眉山丰富的历史底蕴被世人欣赏,文旅融合也迸发出澎湃活力。
(杨海燕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