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汇聚演艺精品 绽放融合魅力

——2023年全国演艺博览会见闻

□ 本报记者 李志刚

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年全国演艺博览会近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记者走进博览会,实地感受演艺魅力、发展活力、融合潜力。

艺术盛宴 观众点赞

博览会期间,大众游玩热情攀升。博览会不仅展示了全国演艺行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也为大众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

国粹经典、地方戏曲、民族特色、时尚演艺、科技创新、文创精品等,令人目不暇接;巴蜀民歌、湖北龙船调、江西赣剧、新疆乐曲、云南原生态音乐等优美的曲调萦绕耳边……博览会期间,记者随观众一起在各大展区感受浓厚的艺术气息。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主题展区,不仅汇聚了全省经典剧目,还展示了各地市文旅成果,名山大川、竹海熊猫、非遗文创纷纷亮相;江西展区的青春版赣剧《红楼梦》,将传统文化与时尚美学相结合,靓丽的扮相赢得赞叹;贵州展区融入蜡染元素,突出民族特色;湖北展区汇聚丰富剧目,展现荆楚风情;湖南展区主打“新时代、新文艺、新征程”;河北展区主打“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精彩的现场演出聚集了人气。“我特意来博览会欣赏演艺节目,从中能学习到很多艺术知识。”正在参观的宜宾市临港一幼的雷老师说。

“我很喜欢这种原生态的、本真的表演,特别是在欣赏来自贵州的演出时,民族特色服饰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出中心摄影师万玉朝说。

在中国歌剧舞剧院阳东霖舞台戏剧服饰展区,精美华丽的服装设计,古今交融,展现出独特的时尚气息。来自宜宾的“90后”李洁在华美的服饰前看得出神,“我对古典音乐比较感兴趣,喜欢穿着汉服拍照,非常喜欢传统文化的美感。”李洁说。

百花齐放 各显风采

此次博览会包括主题展区、地方展区和综合展区。其中,主题展区包括演艺高质量发展成果展、中直文艺院团和文化和旅游部直属艺术单位展区,地方展区包括全国各省(区、市)展区,可谓百花齐放、各显风采。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展区不仅展示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艺术人才培训项目等,还专门设置了咨询台,由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解答相关政策问题。

“我们将近年来的经典作品搬到了博览会上。这些作品大多以中国传统服饰的戏剧艺术设计现代表达为主,对传统服饰进行改良创新,可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服饰之美。比如,我们将大家比较关注的《只此青绿》的服饰实物呈现在博览会上。”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服装设计师阳东霖介绍。

在江西展区,青春版赣剧《红楼梦》宣传视频循环播放,剧中雅致清新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驻足欣赏。

江西省赣剧院院长李媛媛介绍,青春版赣剧《红楼梦》以海棠诗社为线索,通过结社、兴社、衰社、散社四场主戏,讲述了大观园中青年儿女们从聚众结社到离散分别的故事,嵌入了原著中脍炙人口的情节,如木石前盟、金玉良缘、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玉挨打、刘姥姥游大观园等。

“当《红楼梦》遇上美秀娇甜的赣剧,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碰撞出精彩火花。”李媛媛感慨道,青春版赣剧《红楼梦》可与旅游进行巧妙结合,剧中精华选段可与山水美景、历史遗迹等结合,为游客带来高品质体验。

在江西展区,还可看到革命老区瑞金的《瑞金往事》《十七棵松》等演艺项目。这些演艺项目通过深挖红色历史、创新应用戏剧手法,向观众传递正能量。“演艺对于传播红色文化、地方文化,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具有天然优势。”江西瑞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艺术股股长汪黎说,“演艺最能打动人心,也最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在吉林展区,精彩夜吉林·消夏演出季、吉林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等丰富内容引起关注。“吉林展区不仅有精彩的演艺,还有多样的非遗项目,我带来了吉林的非遗面塑,观众很感兴趣,积极参与体验。”参展的一位吉林非遗面塑传承人说。

在博览会的展示舞台上,贵州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带来民族特色鲜明的表演。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唐丽香教授介绍:“凯里学院一直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自发组建了‘嘎能郎’侗歌合唱团、‘阿仰欣’苗歌合唱团、芦笙队等民族艺术团,开设了民族文化传承班,积极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参加此次博览会的团队成员以传承班的师生为主,展示的节目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飞歌等传统乐舞。”

融合创新 开拓进取

“演艺+旅游”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突出亮点之一。此次博览会对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公布的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各家参展单位对于“演艺+旅游”纷纷给予关注,对未来前景表示乐观。

据了解,国家艺术基金对旅游演艺发展支持较早,从2015年开始便在舞台艺术创作项目中设立了“具有创新性、跨界融合特点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资助项目。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旅游演艺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探索性强,不宜归入传统舞台艺术样式,所以设立“具有创新性、跨界融合特点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这一类项目,给予相应资助。陕西延安的《延安延安》、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千古马颂》、甘肃敦煌的《敦煌盛典》、山东济宁的《金声玉振》等旅游演艺项目都曾经获得过资助。此外,黑龙江省杂技团有限公司的“冰秀演艺”项目,是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入选项目之一,国家艺术基金从2014年度开始支持该杂技团创作排演冰上杂技作品,先后给予4次立项资助。

全总文工团带来了近期创编的新作品大型情景歌舞史诗《奋斗者之歌》、乐舞诗画《国韵·匠心》、大型交响音诗画《亿万职工心向党》的节选片段,表演收获诸多好评,系列文创产品也备受观众追捧。

对于“演艺+旅游”,全总文工团专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晓旌说,“演艺+旅游”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业态,以演出为载体,在演出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全总文工团刚刚结束舞台剧《寻味》在南京的巡演。舞台剧《寻味》是全总文工团在“演艺+旅游”领域的探索实践,其内核是讲述“家”的故事,呈现两岸一宗的母子、兄妹、朋友间的深情。

对于“演艺+旅游”发展,阳东霖建议,各地可以深挖当地丰富的人文资源,结合现代化的处理手法,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更多具有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演艺作品。随着演艺市场逐渐回温,相信在未来几年,越来越多具备中国符号、国风特色的演艺作品会受到观众的追捧。

2023-10-16 李志刚 ——2023年全国演艺博览会见闻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3119.html 1 汇聚演艺精品 绽放融合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