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1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丽水:“微改造、精提升”推动城市文旅品质提档升级

莲都区 “巴比松油画”绘就共富新画卷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古堰画乡以“丽水巴比松”油画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主轴,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油画为“媒”,塑造了独具魅力的艺术文旅小镇,为共同富裕赋能添彩。

近3年,莲都区通过打造画乡品牌,建成画坊画廊一条街、巴比松油画馆等场景,吸引131家院校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油画产业年产值达1.6亿元;打造“古堰画乡大樟树油画市集”特色名片,为游客提供购买及体验油画商品、文创产品的渠道,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搭建油画产业发展优质平台,带动当地近百名年老体弱人员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并吸引510名创客在此扎根。

庆元县 香菇小镇“微改精提” 打造文化之窗

近年来,庆元县积极整合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深入开展“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将香菇文化、农耕文化“绣”到了景区、公园、市场里,让“香菇之花”在庆元大地绽放。

香菇小镇是香菇主题类特色小镇,拥有大型专业香菇交易市场,是展示庆元香菇文化的窗口。该景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通过建设提升吴三公广场,翻新香菇市场,将菇民文化融入景区游线,建成景区数字化监管系统,改造提升“林菇共育”展厅等措施,将香菇小镇建设成为香菇文化、廊桥文化、生态文化融合的胜地。

遂昌县 微改造“绣花”功夫助力景区振兴

今年以来,遂昌县持续做好“绣花”功夫,从提升景区设施、完善配套服务、丰富游客体验等方面入手,开展A级旅游景区“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推动景区品质提升,助力景区振兴。

在提升景区设施方面,遂昌完成竹炭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极大提升了景区接待设施。在完善配套服务方面,将独山景区闲置房屋改造成大师工作室、独山味道厨房、研学接待中心,完善景区餐饮、接待、研学等服务功能。在丰富游客体验方面,开展千佛山景区夜游灯光亮化提升工程,增加了夜游体验,让旅程更具观赏性和趣味性。

景宁县 绘制“美丽乡村”景 微改精提大漈好风光

今年以来,大漈乡深度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巧用“绣花”功夫,在文旅融合上打造“方寸之美”。

从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游玩体验入手,大漈罐展示中心突出文化与设施结合,内设全新的功能区,通过项目提升,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发展业态。改造后的场馆集大漈罐制作及展示、宋代文化体验、宋朝风韵特色民宿等功能于一体,已成为大漈乡宋文化和传统大漈罐文化展示体验综合功能中心。游客不仅可以在此体验品茶、住宿、休闲娱乐,还不定期参加宋式点茶、作诗对谈、挂画插花等雅集活动。

龙泉市 巧借“绣花”功夫 打造城乡新面貌

近年来,龙泉市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入手,聚焦做好旅游业“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优化村庄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推进各景区向深层次、高质量发展。

宝溪乡对国际竹建筑文创基地进行了修缮改造、装修布展和亮化提升工程,为当时夜景增添了一抹色彩。龙泉宝剑厂景区新增了酒店餐饮、住宿功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舒适的游玩体验。住龙镇打造集红色研学、户外拓展、生态观光、农耕体验等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链条,把红色经典研学融入景区,将红色遗址串点成线,让游客在红色之旅里感受精神的洗礼。

缙云县 仙都景区巧借“绣花”功夫助力景区振兴

仙都景区在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五精”工程中,以游客为中心,全面优化旅游体验,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智能机器人“仙仙”是当地新推出的创新产品,能将掌握的专业知识与资源库实时连接,将缙云美食、仙都景区各个景点、黄帝文化、“黄帝祭典”等各类知识娓娓道来。仙都文创雪糕推出后就受到了游客的喜爱,体现了景区文创的丰富、创新与运营能力的提升。废弃岩宕活化改造成为岩宕书房和岩宕咖啡厅,使千年的采石文脉和民俗文化遗产绝妙地融合了起来,成为传播当地文化的名片。

青田县 滩涂变露营基地 景区走上“业态活景”之路

位于石门洞西入口的高市乡高市村养正露营基地,五彩的风车长廊吸引眼球,江水、绿草为底色,“金字塔型”帐篷星罗棋布,开阔、舒适又惬意。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泥泞滩涂。

近年来,高市村通过闲置资源利用,打造集烧烤露营、亲子乐园、笼式足球等于一体的露营基地。开业以来,营地累计接待游客量超过13万人次,给景区带来新活力,为村集体创收超15万元。

松阳县 解码“文化基因” 赋能景区深度游

2016年,松阳界首村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作为早期的乡村旅游型景区,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升级,旅游环境的变化,景区服务粗犷、文化内涵缺失、模式单一、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古驿界首旅游区“二次创业”再出发,深入挖掘、展示并植入在地文化资源,提炼江南秘境、松阳模式、老屋春至等清晰独特的松阳标签,建成拯救老屋南方研学基地,完成游客中心改造、研学培训教室、拯救老屋松阳实践展示馆等项目建设。通过文物、非遗、群众文化等资源转化,不断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和深度体验。

云和县 “微改造、精提升”助力云和梯田创5A工程

近年来,云和县以“体验更精致、设施更精良、环境更精美、服务更精心、运营更精细”为主要方向,促进全县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保护性开发、摸清资源底蕴、注重低碳发展,推动旅游景区绿色发展。开展“文艺赋美”系列活动,增强景区旅游项目互动性和可玩性;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和深度体验。配备智能景区系统,实现全景区关键部位监控。推出云和梯田景区小程序,完善“限量、预约、错峰”机制。推出数智业态,大批量使用数智化设备,增强云和梯田数智化融合水平,构建智慧出游新体验。

2023-09-2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2711.html 1 丽水:“微改造、精提升”推动城市文旅品质提档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