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1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晋祠天龙山景区推动珍贵文物接续传承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这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对晋祠的描述,说明早在1500年前晋祠就已具相当规模。

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的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跨越最久远、最具有代表性的祠庙式园林建筑群,现存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雕塑194尊、碑碣440余通、诗文匾联219幅,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晋祠大门,沿着中轴线依次可见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等建筑,历经千余年风雨,仍气势恢宏、风韵依旧。其中,献殿是我国目前仅存的金代木结构祭祀性建筑,圣母殿被誉为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鱼沼飞梁”被梁思成先生评价为“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圣母殿内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苍劲挺拔的周柏、难老泉被誉为“晋祠三绝”。

在这座千年古祠的背后,天龙山山峦起伏、景色秀丽,东魏大丞相高欢、北齐文宣帝高洋在此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兴建寺院。经过近1500年的发展演变,这里形成了天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人文景观,现有石窟寺、古建筑、墓塔、碑刻、雕塑、壁画等历史遗存100余处,是太原保存东魏、北齐、隋唐时期地上文化遗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是反映晋阳文化和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弥足珍贵的实物载体。尤其是天龙山石窟群,以精美的石刻艺术和鲜明的地域风格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

太原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晋祠天龙山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出台《太原市晋祠保护条例》《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纲要》等,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为引领,指导晋祠天龙山景区创新文物保护利用理念、深化实践探索,不断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6月13日,山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在景区调研时表示,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保持敬畏之心,全面加强文物保护,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提供有力支撑。

晋祠天龙山景区在文物保护上,坚持预防性保护为主、抢救性保护为辅,让古建接续传承。加大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对古建筑和重要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保护,建立和完善文物信息数字档案资料。利用全新技术手段,打造晋祠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奇幻晋祠—虚拟世界探索之旅项目等,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合作,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0个国家的30余座博物馆,采集9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作为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让公众更加了解历史、增进文化自信自强。

晋祠天龙山景区还拥有太原市最大的古树群,现有古树名木255株,其中,一级古树61株,周柏、隋槐、唐槐等1000年以上的古树就有32株。圣母殿旁的周柏已有3000年历史,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这些古树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更是晋阳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科学有序保护好古树名木,景区开展了古树保护复壮项目,研发了“千年古树无损检测技术”,建立“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采取树体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根部复壮等地上、地下环境改良举措,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生长。同时,将古树景观价值融入文化活动,为景区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新的亮点。在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全国“双百”古树推选活动中,晋祠周柏入选“最美古树”。

晋祠泉古称晋水,被誉为“晋阳第一泉”“三晋名泉”,20世纪90年代,由于泉域内地下水大量开采等原因导致断流。历届山西省委、省政府,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晋祠泉复流工作,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治理保护措施,推动晋祠泉水位持续回升。今年3月18日,水位回升至泉口0.02米。

韦韬表示,晋泉复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坚持系统谋划,加快推进泉域上游生态治理工程,尽快实现晋泉稳定复流;要立足长远规划,加强流域河道及泉域水源涵养、生态恢复,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泉丰盈晋水。

近年来,晋祠天龙山景区不断探索和创新文物活化利用模式,面向公众全年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传承和体验活动,推出高质量精品展览、系列主题文化展演、青少年社会实践等,更好地服务公众。景区先后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2019年,太原市政府发布《晋祠天龙山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整合文旅优质特色资源,建设高等级景区。景区立足资源优势,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推动景区提质、服务升级,旅游环境提升有了质的飞跃。

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晋祠天龙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6月14日,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来景区调研时表示,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保持敬畏之心、珍爱之心、责任之心,把老祖宗留下的古建筑和文物精心守护好,结合考古发现,进一步加强“晋文化”研究,厘清历史脉络和文明演进历程,填补地方史研究空白,讲好山西故事。

面对新目标新任务,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曹维明表示,通过晋祠天龙山重点文物的活化利用,让人们亲近历史、感受文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讲好太原故事,弘扬传统文化,增强龙头景区的带动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做好文旅深度融合的大文章。(王华)

2023-09-2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2710.html 1 晋祠天龙山景区推动珍贵文物接续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