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学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重要部分,而民族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高职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因此,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机融入高职音乐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文化,成为现今高职音乐教育教学的一个关键课题。
一、丰富课程设置,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教学
为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与高职音乐教学有效融合,院校应高度重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并充分认识到高职高专音乐教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同时,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将民族音乐文化系统科学纳入高职音乐教学课程体系当中,从而增强民族音乐文化与高职音乐教学间的耦合度,促进两者的互促互进。例如,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添诸如民族音乐历史与理论、民族音乐演奏技巧等相关的民族音乐专业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知识。通过丰富课程设置,将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纳入课程体系,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系统地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这样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也能够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专业素养。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民族音乐文化是相对陌生的领域。是以,教师应加大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介绍与知识讲解,并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深挖民族音乐文化素材,选择多样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演奏形式来展示和解读,并选取涵盖不同民族、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影音资料、音频资源、互联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学习和探索。通过观看音乐纪录片、在线音乐平台的资料等,拓宽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渠道。最后,高职院校可以与民族音乐专家、乐团和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讲座、工作坊和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扩大学生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的机会,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灵感。
三、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力量,是实施高质量教学、建设高质量课程的关键。在民族音乐文化与高职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中,要不断提高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引导学生领悟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及时代价值。
首先,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研修活动,包括参观民族音乐演出、参与相关学术研讨会等,让教师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拓宽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民族音乐领域的学术研究,促进他们深入探索和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同时,学校也可建立相关的研究项目和资助机制,以激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再次,音乐教师自身应该建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对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和底蕴的理解,进而提高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戴磊 讲师,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