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0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农文旅融合 构筑文旅消费新格局

——探访吉林省敦化市中成朝鲜族生态村

北国边陲,六鼎山下,坐落着一个具有浓郁朝鲜族民俗特色的村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红石乡中成村。漫步在村中,连绵起伏的群山,青瓦白墙的朝鲜族特色民居,一望无际的金黄色农田,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的唯美画卷。

近年来,为塑造敦化市乡村旅游的亮丽新名片,中成村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创新发展模式,致力于将中成朝鲜族生态村(以下简称“中成村”)打造成吉林省最大的朝鲜族生态村。

聚焦客群沉浸式体验

今年,随着“朝鲜族一日公主”话题火爆出圈,延边成为年轻人旅游打卡新坐标,到中成村深度体验朝鲜族民俗文化,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中成村以打造“主题空间、沉浸场景”为核心,锚定建设国内首个朝鲜族风情市井生活体验地。突出“品牌+、故事+、网络+、体验+、消费+”的“5+”创意,依托朝鲜族民俗文化底蕴,从深耕市井文化,到复刻繁华过往,从专属产品开发设计,到全业态一站式聚合,为游客呈现出一个原汁原味的朝鲜族风情市井生活体验空间、雅俗共赏的主题休闲娱乐互动空间、琼筵笙歌主题文化宴席沉浸空间。

9月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庆当天,中成村共接待省内外游客近5.5万人次。在具有乡土气息的村落、原始的民俗空间内,沉浸式体验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多元素、多维度的民俗风情;在大德轩里,叫一壶朝鲜族米酒,看一场朝鲜族花甲礼,吃一次“王宫宴”。在这里,游客充分感受朝鲜族传统服饰的魅力,拍一组精美大片,为旅途留下身临其境的美好回忆。

中成村旅拍店“90后”店主白孟强在谈到服饰租赁业务时,难掩脸上的笑意:“我店里有近300套风格各异的朝鲜族民族服饰,还有40多名专职的摄影师,可以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跟拍服务,确保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能够在店里有不同的体验。”

突出朝鲜族民俗特色

走进中成村,随处可见的是朝鲜族风情的建筑和淳朴热情的村民。

青瓦、白墙、矮栅栏、歇山式房屋,以及朝鲜族马尾房格局的民居坐落在洁净的道路两旁。村里最显眼的,就要数长鼓楼和圆鼓楼两栋地标式建筑了。这两栋建筑是以朝鲜族传统乐器长鼓和圆鼓为原型设计,长鼓象征阴,圆鼓象征阳,寓意阴阳协调、祈福风调雨顺之意。长鼓楼内,坐落着吉林省内首家清华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兼具民俗酒店、旅游集散中心、农产品及文创产品展销中心等功能;圆鼓楼则是沉浸式朝鲜族文化体验中心,通过外景内置的形式在圆鼓楼内重置朝鲜族民众往日市井风采。

除了长鼓楼和圆鼓楼两栋标志建筑,村里还分布着多个一院一品的沉浸式民俗体验店,游客可以品尝到传统烹饪方式制作的正宗朝鲜族传统农家菜,也可以参与朝鲜族大酱、打糕、辣白菜的制作过程,亲手制作一份延边风味的传统美食,既满足游客对延边美食制作流程的好奇,还能为远方的家人送上一份礼物。

中成村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围绕“传承、弘扬、复兴”的核心理念,通过建设完善具有朝鲜族民俗特色的配套设施,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以填补和丰富敦化市旅游市场的民俗元素。

加速文商旅深入融合

中成村里,除了怡人的美景,还有让人目不暇接的朝鲜族饰品、美食及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俨然一个热闹的乡村市集。

中成村在对原有的朝鲜族民房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坚持以朝鲜族民俗特色为基础,推进文旅助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实现农文商旅互相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重点打造了包括朝鲜族创新文化产业园区、朝鲜族沉浸式扮演艺术示范区、朝鲜族文化复兴及输出高地、大美敦化生态乡村表达样板、产学研农文商旅高度融合的乡建平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际少年营在内的“六大基地”,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力推动文旅产业共赢与发展。

敦化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项目建设逐步落地,中成村文旅项目已经带动了400多人就业,并将辐射促进周边5个村屯的发展。通过农耕文化、渤海文化、牡丹江流域文化、朝鲜族民俗文化等的有机融合,形成农文商旅互相融合、相互促进、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木易)

2023-09-20 ——探访吉林省敦化市中成朝鲜族生态村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2673.html 1 农文旅融合 构筑文旅消费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