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5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游客“井喷” 兰州部分文博场馆“周一不闭馆”

□ 牛 莹

为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文化需求,积极应对“井喷”式旅游高峰,甘肃省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科学统筹,分类施策,进一步加强文博场馆开放服务工作,打破“周一闭馆”国际惯例,从8月7日起,推出“周一不闭馆”,并通过延长开放时间、丰富文化供给、优化场馆环境、提升接待水平等措施,扩大公共文化资源共享面,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通过‘周一不闭馆’的措施,延长场馆开放时间,应对暑期旅游高峰客流量,可更好满足市民游客参观文博场馆的需求。”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柠说。

此次,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市博物馆、兰州国学馆、榆中县博物馆、永登县博物馆、红古区博物馆、兰州战役纪念馆、城关区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兰州黄河桥梁博物、秦腔博物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彩陶馆、兰州文化体验馆)等9家文博场馆推出了“周一不闭馆”措施。此外,兰州市内的西固区博物馆、皋兰县博物馆、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等博物馆还延长了场馆开放时间。

同时,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市内文博场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教育培训,提高安全处置能力,并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做好参观须知、观展指南、开放时间等信息发布和通知提醒,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王柠介绍,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动手能力,文博场馆精心策划开展了丰富的展览和活动,兰州市博物馆举办了“大明风华”青少年文物知识系列培训;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开展了雕刻葫芦体验、剪刻秦腔脸谱、扇面彩绘秦腔脸谱、彩绘陶罐等社交研学活动;榆中县博物馆组织了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古迹新探 榆你相约”暑期实践研学活动,并推出“乡土文化学历史 兴趣竞答博物馆”“走进丝绸之路 手塑丝路文物”“绘《方氏像谱》 传千年家风”“了解中华货币 绘币传承精神”4期青少年社教活动;西固区博物馆举办了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积极提供青少年研学服务,推出了防震减灾科普研学4门课程,包括地球与地震、抗震性能大比拼、地震来了怎么办、壁画寻踪。

另外,兰州市文博场馆认真开展场馆环境提升工作,定期开展电梯、空调、照明、厕所、无障碍设施、标识标牌等设施设备检查和日常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比如,兰州市博物馆增设了观众休闲座椅,西固区博物馆对三楼灯光与投影进行了维修,皋兰县博物馆完成了历史文物展厅空调维修,榆中县博物馆新增设两台饮水机。众多场馆还增加了场馆保洁频次,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营造整洁卫生、优美舒适的参观环境。

为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兰州市文博场馆还通过招募青少年志愿者,增加语音导览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讲解服务能力。

2023-08-1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1824.html 1 游客“井喷” 兰州部分文博场馆“周一不闭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