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0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兴安盟旅游别样“红”

□ 董 亮

进入7月,兴安盟“内蒙古自治政府纪念地”等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人们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

近年来,兴安盟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创新红色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内容,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红色旅游发展主线,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凝魂聚力,助推兴安盟红色旅游热起来。

让红色“活”起来

兴安盟拥有红色遗址遗迹75处。这些红色遗址既是红色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有效整合本地红色资源,兴安盟持续加强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创新展示方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兴安盟推出了“兴安精品红色”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将其与生态建设、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水平,进一步擦亮红色品牌。

目前,兴安盟已形成了以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一馆三址”为中心的红色景区矩阵。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乌兰格日乐介绍,兴安盟采取“地图+党史”形式,制作了兴安盟红色打卡地图,汇集区域内10个点位、13处红色遗存,用不同类型的图标予以标识,便于游客“打卡”。

让红色“融”入生活

兴安盟把红色基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了一批兼具文化厚度、艺术高度和情感温度的红色文创产品。截至目前,已经开发出兴安盟树皮画、“小兴”系列书签等7类60余种红色文创产品。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兴安盟积极拓展红色旅游新载体,打造了红色剧情游戏《红色兴安》。该游戏围绕“四个不同职业的人物跟随党的发展实现兴安盟变革”的故事来设计情节,让游戏玩家穿越时空,在重温峥嵘岁月的过程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追求。

与此同时,兴安盟还通过举办“点亮红色印记”线上里程挑战赛、“红色记忆”红色文旅嘉年华等活动,让游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教育。

让红色越来越“红”

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发展,兴安盟红色品牌越来越“红”。数据显示,近3年来,兴安盟接待红色旅游游客65万余人次。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兴安盟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兴安盟依托革命文物、纪念设施、红色剧目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研学体系,通过开展小小讲解员、红色故事宣讲体验教学、主题党日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红色研学的吸引力。

乌兰格日乐说,我们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让青少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争做强国少年。”

让红色文化扎根沃土,方能汲取更多营养。近年来,兴安盟以红色演艺为着力点,以文旅融合方式,让革命历史“火起来”。同时,兴安盟乌兰牧骑还打造了不少歌舞剧和情景短剧。其中,红色情景剧《半扇门板》《乌兰河畔的红树林》备受游客青睐。

为巩固红色教育成果、提升红色教育品质,兴安盟还打造了《半扇门板》续集——《那年花开》。乌兰格日乐介绍,《那年花开》采用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手法,讲述了怀揣青春梦想的4位天津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在“半扇门板”感人故事的激励下,为兴安村发展奉献青春的故事。

2023-07-2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1340.html 1 兴安盟旅游别样“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