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叉学科研究的对象,旅游公共服务在与旅游相关的理论研究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从旅游经济学视角看,旅游公共服务作为旅游空间移动中涉及旅游客源地(旅游信息传播的对象)、旅游目的地(旅游公共设施供给的主体)和旅游联结体(与旅游交通相关服务的载体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嵌入”到旅游经济之中。如果不考虑旅游公共服务这一要素,对旅游经济的分析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从旅游行业视角看,旅游业的“业”本身就包含“产业”和“事业”的内容,旅游公共服务对应的正是旅游事业。从旅游学视角看,无论是商业化旅游服务,还是旅游公共服务,这些服务都成为游客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旅游实践视角看,各级政府发展旅游业不再仅仅关注其经济目标,同时也希望通过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等方式,来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的满意度。
可以说,旅游公共服务是理解旅游业的“钥匙”,也只有真正懂得旅游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理解旅游业。为更好剖析旅游公共服务系统,《旅游公共服务通论》一书主要围绕旅游公共服务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进行写作,较为全面地展示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理由、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旅游公共服务通论》一共分为基础篇、内容篇和保障篇3个部分。在基础篇中,阐述了旅游公共服务背景和意义、旅游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和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历程。内容篇则包括6个方面内容,具体是: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旅游外部交通设施与服务、旅游集散中心系统、城市旅游交通系统),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安全概述、旅游安全风险防范、旅游安全管理、旅游安全应急和救援、旅游安全事后救济和保险),旅游惠民服务(旅游惠民消费、旅游厕所、旅游志愿服务),旅游权益服务(特殊群体旅游权利保障、旅游消费权益保障),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融合(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背景、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内容、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展望)。在保障篇中,则从政策标准、机制完善和绩效评估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对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而言,《旅游公共服务通论》一书有助于其了解旅游公共服务的边界和内容,以便根据自身职能主动开展和协调推动相关工作;对旅游行业研究者而言,该书有助于其把握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为地方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出谋划策;对旅游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言,该书有助于其理解政府实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逻辑,从而将自身发展和政府举措有效结合起来;对旅游消费者而言,该书有助于其了解政府开展旅游公共服务的大体情况,也能了解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享有的权利;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该书有助于其掌握旅游公共服务相关知识,全面掌握旅游业发展的理论,发现更多旅游自身发展中的特殊规律。
(曾博伟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