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温宿县,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吉木萨尔县被认定为第四批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和田地区和田市,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焉耆回族自治县,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新和县被认定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截至目前,新疆已有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8家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新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行全域共建,即各创建区域成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统筹、高位推进、部门联动、上下共进,整体推进,群心聚力推进创建工作。
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各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区域的旅游公共咨询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停车场、观景停靠点、旅游厕所覆盖面大幅提升。城市、景区以及高速公路沿线、自驾旅游精品线路沿线观光停靠点的旅游厕所建设加快推进,旅游热点城市、景区、旅游风景道的“三难一不畅”问题基本解决。
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各地大力推进“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交通+旅游”“体育+旅游”“气象+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工业旅游、低空旅游、自驾旅游、体育休闲健身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休闲采摘园、葡萄酒庄、乡村民宿、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自驾营地、滑雪场、休闲绿道、旅游风景道等成为投资热点。
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带动了立体化交通服务体系发展。喀什市、阿勒泰市、吐鲁番市开通支线机场间环飞、串飞航线,开通与区外城市间直飞航线;塔什库尔干县、昭苏县等加快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吐鲁番市高铁公交化开行,旅游专列定期化开行;特克斯县、塔什库尔干县、昭苏县、乌鲁木齐县、吉木萨尔县、布尔津县、温泉县等地的公路改造和等级提升加速。
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形成了旅游景城一体、产城一体发展模式。喀什市、布尔津县、特克斯县、阿勒泰市、乌鲁木齐县、乌什县、巴里坤县、温泉县、博湖县等县市积极打造特色街区,大力开展城镇街区建筑风貌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引导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集聚发展,带动大批城镇居民就业增收。
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供给品质大幅提升。全域旅游精品景区、特色街区、乡村民宿、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品牌餐饮及餐饮街区、快捷连锁酒店、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演艺、“新疆礼物”旅游商品、文创产品等快速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中高端旅游产品供给大幅增加。
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带动了旅游项目建设。各创建地区旅游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旅游舒适度、便利性进一步增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群众享受旅游发展红利。(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