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4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文旅多元融合 科技赋能添彩

——第十九届文博会彰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魅力

□ 陈熠瑶

初夏的深圳,凤凰花压弯了枝头,一派热情似火的景象。6月11日,为期5天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共有3596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194家。展会期间,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除主会场外,还在深圳各区设立65个分会场,开展各类活动500多项。

突出文旅深度融合、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是本届文博会的亮点之一。文博会专门设立“文旅消费馆·一带一路国际馆”,组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参展,全面展现各地促进文旅消费的新成果、新特色、新亮点,彰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魅力。

文旅融合魅力足

近年来,“网红”旅游目的地层出不穷。从影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带火的云南旅游,到“大唐不夜城”带旺的陕西旅游,再到凭借“淄博烧烤”火爆全网的山东旅游……诸多“网红”旅游目的地纷纷携文旅产品亮相文博会。

步入文博会云南展区,顶部高清大屏组成“L”形天幕,抬头便能看到云南的蓝天白云,展区入口上演着灵动孔雀舞,展区正中间则是热播影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的“有风小馆”场景。据了解,云南展区串联云南山川美景、人文风情、民族文化及特色美食,全面诠释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核心内涵。展区工作人员介绍,展区通过“穿越式”、沉浸式的体验,让市民游客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彩云之南,获得难忘的体验。

随着击鼓开市,一场梦回大唐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之旅在文博会现场开启。在文博会陕西馆,门口正上方写着“长安十二时辰”,门口两侧的对联对仗工整、晓畅大气——“梦故都赴花萼相辉瑶池逢游宴,思年华伴琴瑟和鸣曲水送流觞”,浓缩版的“长安十二时辰”被搬到了现场。

陕西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陕西馆继续沿用“中华根脉,文化陕西”展示主题,打造了文化标识、文旅产业、文化品牌、文创产品、网红IP在内的陕西文化五大IP矩阵,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空间。

山东展团则以“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为主题,组织山东手造、数字文化、红色文化、文旅融合等六大类共计171家企业、千余种产品参展,现场举办“黄河大集”,展销包括榫卯“超然楼”、东昌葫芦等一批山东手造产品。

烤肉串、烤海鲜、烤肠……一盘盘香气四溢的美食,让参展观众垂涎欲滴,纷纷涌进展馆品尝。全网爆红的“淄博烧烤”也被搬进了山东展馆。

科技赋能体验佳

文化大数据、数字藏经洞、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超写实”虚拟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文化企业各显神通,为观众带来了数字化创意盛宴。

在浙江馆,沉浸式体验《光影万象·水墨江南》以虚拟现实引擎驱动空间投影技术,将静止的中国古代绘画,转变成生动的画中世界。浙江展区还邀请曾亮相兔年春晚的《碇步桥》原创团队,让独具江南韵味的曼妙舞姿再现深圳。

步入北京展区,13米长地屏上显示的中轴线在北京3号卫星的高清影像,滚动展示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由腾讯制作推出的首个国产自研游戏引擎在文保领域的跨界应用项目“数字长城”也亮相展区,在元宇宙世界中复刻长城一公里实景,为观众提供在线“爬长城”等沉浸式体验。

在湖南展馆内,文旅融合体验区依托高清屏幕+全息技术,让观众在虚拟空间中切换不同场景,穿梭体验网红长沙的都市休闲、张家界的奇秀山水、韶山的红色情怀、南岳的历史文化及城头山的农耕文化等文旅资源。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展馆的广东展区内,超60家省内头部文化企业和500件以上文化产品精彩呈现了“数字+文旅”的魅力。利亚德集团旗下的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空间,吸引不少观众围观。该公司董事长袁波表示,励丰文化将继续发力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场景、智能化交互等赛道,拓展数字科技在展览展示、夜游等文旅领域的应用范围。

“广东非遗元宇宙一号馆”正式入驻“山水志”元宇宙运营平台,并在文博会期间首发亮相。该项目利用实景三维重建、三维空间设计开发等技术,构建了以镇海楼、佛山祖庙、泗州塔等广东非遗地标场景为核心的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全方位展示广绣、潮州木雕、千脚灯、醒狮等非遗产品。

主客共享活动多

分会场模式也是本届文博会的一大特色亮点。文博会共设65个分会场,成为主会场的有机延伸和重要补充,展览形式更加多元。

作为文博会分会场之一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深受游客青睐。游客白天可在集市闲逛,感受文创氛围;晚上可欣赏音乐节,享受视听盛宴。“T街创意集市”“明天音乐节”作为这次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分会场的主要活动,以“共鸣Resonance”为主题,在园内开展了一系列创意活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运营方负责人许茜表示,产业和人群带来的聚集效应,是实现创意社区营造的重要力量源泉。园区积极联动内外文化创意力量,坚持打造不同类型的艺文活动,受到年轻游客的追捧。

本届文博会展期与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偶遇,非遗元素在文博会分会场显得格外耀眼。在深圳大鹏新区,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分会场活动以“非遗与科技”为主题展开,《鹏城谍影》红色沉浸式剧场让观众沉浸于特工传奇的故事之中,感受历史的回响;VR所城和数字展览展示了科技与非遗相结合的魅力。深圳华侨城鹏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维明表示,大鹏所城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核心,坚持传承区域文化遗产,保存传统空间风貌,深挖区域文化内涵,让这座古城不断焕发新的文化生命力,为大鹏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观澜湖艺工场连续7届作为文博会分会场。今年,该分会场以“艺创匠造·湾区共融”观澜湖创意文化月为主题,邀请潮州刺绣、潮州花灯、龙舟彩绘等10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进行技艺展演展示,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此外,还同步开展手拉壶、嵌瓷、面塑、剪纸等非遗技艺展演,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非遗盛宴。

2023-06-14 ——第十九届文博会彰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魅力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80503.html 1 文旅多元融合 科技赋能添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