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音乐之城。冬季梦幻是冰雪名城,夏季清凉是避暑胜地,“冰城夏都”形象鲜明,特色突出,总有一处风景为你等候。
哈尔滨开放包容 是一座“欧陆风情”之城
19世纪末,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丁”字形线路的支点,二十多万欧洲侨民涌入,二十多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八个国家在此设立商会。东西方文化激荡交融,诞生了多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第一支芭蕾舞团、第一所音乐学校、第一家电影院,以及第一家滑雪场、第一班旅游专列等。哈尔滨“绾欧亚交通之枢纽、局华洋商埠之重心”,成为东北亚的金融与外交中心,可与上海比肩的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胡适曾经说哈尔滨是“中西文化的临界点”,朱自清说在哈尔滨“能受着多少异域的风味而不感觉到窒息”。
哈尔滨被誉为“东方的巴黎”“东方的莫斯科”,建筑中西合璧,生活洋气时尚。索菲亚教堂是二十世纪初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马迭尔宾馆是“中国新政协的起点”;呼兰天主教堂是“东方的巴黎圣母院”;中央大街就像“万国建筑博物馆”,现在成了城市会客厅、网红打卡地。热情好客的哈尔滨人总会邀约客人相聚在这条百年老街上, 走一走面包石头路,尝一尝马迭尔冰棍,吃一顿正宗的俄式西餐,那份久违的感动会让你久久回味!
哈尔滨宜人宜居 是一座生态之城
哈尔滨夏季平均气温在18℃至22℃之间,昼夜温差较大,凉爽舒适。哈尔滨森林覆盖率达到43%,负氧离子含量高,城市周边18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是“天然氧吧”。“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哈尔滨拥有国内最大的原生态多样性城市湿地,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授予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哈尔滨连续多年上榜中国避暑胜地城市,更被评为全球20个避暑旅游胜地之一,上榜“世界游客向往的中国城市榜TOP10”。
清凉风,生态美,音乐情。2023“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活动推出二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十大网红打卡地。8月6日,第36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将盛装启幕,奏响夏日欢歌。7月22日开始,第2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将在太阳岛风景区举杯畅饮;哈尔滨极地公园有白鲸表演,网红IP“淘学企鹅”是哈尔滨最新打造的城市名片;东北虎林园是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保护繁育基地;推窗忆情俄罗斯,行走在伏尔加庄园,可以体验“出门不出国”的异域风情。
哈尔滨红色传承 是一座英雄之城
哈尔滨是一片红色土地,承载着浓厚的红色基因,瞿秋白曾经说“我在哈尔滨闻到了共产党的空气”。这里是中国工运接触共产国际最早的地方;这里是中共在东北建立第一个党组织的城市;这里是从中国东北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1907年,这里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1917年,这里第一次唱响《国际歌》;1946年,哈尔滨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诞生过新中国多个产业经济“第一”,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赓续红色血脉、擦亮文明底色,哈尔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推出了以东北抗联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沿着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的英雄足迹,领略抗日烽火硝烟,感受不一样的风景、英雄的哈尔滨。
作家梁晓声曾形容说“想到哈尔滨,更多的是希望”,哈尔滨就是这样一座值得期待的城市。新时代,“大气”“灵气”“秀气”“神气”的哈尔滨,正在朝着“绿色龙江”和“宜居幸福之都”的奋斗目标走向更好的未来。
接待2200万人次,总收入约215亿元 哈尔滨旅游强势复苏
按照常规旅游口径监测,2023年一季度哈尔滨市游客接待量累计22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4.7%,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值近50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106.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值29个百分点。1—3月哈尔滨市实有导游数量15595人,同比增长1.84%;实有旅行社396家,同比增长3.39%;截至2月末,哈尔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期末实有经营主体15178家,同比增长21.38%,增幅在哈尔滨市20类行业中高居首位。
2023年一季度哈尔滨市交通客流大幅增长。太平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共计476万人次,同比增长66.8%,占全省旅客吞吐量的81.7%;铁路完成客运量共计1516.3万人次,同比增长132.25%;地铁线网累计客运量5106.62万人次,同比增长46.72%,日均56.74万人次,同比增长46.73%。交通客流与旅游业双向跨界驱动,有力促进融合发展,为哈尔滨市旅游消费提供支撑。
如何让“冰城游”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哈尔滨在“深耕”上做足文章。
在稳定的居民收入和节假日因素支撑下,哈尔滨市旅游市场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三位数增长。旅游需求的个性化、体验性特征更加明显,研学游、周边、休闲游持续火热,消费升级步伐加快。
强化顶层设计。哈尔滨市抢抓时间节点统筹制定《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奖补政策实施细则(试行)》《哈尔滨市冰雪经济工作2023年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推进冰雪艺术融合,创排《冬日梦幻》等冰雪主题作品;推出“冰晶雪舞欢乐季”,举办各类活动1079场;以“冰雪六十年,共赴新征程”为主题,打造超长“冰雪季”;成功举办第3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2023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亚布力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成功举办黑龙江省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速度滑冰马拉松赛等20余项冰雪品牌赛事活动。
哈尔滨市政府先后两次赴深圳招商,大力跟进招商会签约项目。亚布力空列项目与中传财富、哈空列集团对接洽谈确定合作方向和方式;福熙·荟时代项目推动深圳中盛投资有限公司与五常市进一步敲定合作细节;专班招商代表团携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的100个文旅项目与来自珠三角地区的60余名文旅企业负责人共商深哈新合作,5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超54亿元,与深圳前海高华资本及华侨城(深圳)旅游发展集团就招商合作项目进行了深入洽谈对接。
在广东-黑龙江“寒来暑往,南来北往”旅游季开幕式暨“避暑胜地 清凉龙江”2023年黑龙江夏季旅游推介会上,哈尔滨市共推出20条夏季精品旅游线路和10大网红打卡地,发布多项引客入哈优惠政策,并与深圳市旅游协会和旅游企业对接,签订两市旅行社行业协会合作框架协议,年内两地拟互换客源30万人次。
收入42.3亿元 五一哈尔滨文旅火爆“出圈”
“五一”期间,哈尔滨节日市场繁荣有序,实现旅游总收入42.3亿元,相当于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8.4%。重点景区“一票难求”,出现排长队等候入园现象。中央大街、太阳岛、哈尔滨极地公园等十大网红打卡地火爆“出圈”,共计接待游客37.7万人次。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迎来客流接待高峰。按照常规假日旅游口径监测,经大数据统计,全市出行462.1万人次。其中太阳岛风景区13万人次,融创乐园8.6万人次,极地公园6.5万人次,波塞冬海底世界5.1万人次,索菲亚教堂2.4万人次,东北虎林园1.9万人次;全市博物场馆17.7万人次,市图书馆0.5万人次。哈尔滨机场起降航班2086架次,旅客吞吐量28.4万人次,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6.5%和3.5%,其中5月2日运送旅客6万余人次,创造单日峰值;铁路发送旅客86.2万人次,到达旅客86.1万人次。
今年“五一”,哈尔滨文旅市场主要呈现出旅游市场客流如潮、文旅融合精彩纷呈、消费市场购销两旺、齐抓共管市场安全四大特点。
旅游市场客流如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充分做好旅游产品供给侧文章,通过“风筝之舞”“登山之旅”等四个篇章,“时尚休闲游”“亲子研学游”等四大板块,二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凤凰山等景区门票打折优惠等方式满足了假日需求侧市场。博物馆群一天参观游客超过1万人次,创馆群历史单日最大客流量;五天接待量4万人次,晋身为新“网红”。
文旅融合精彩纷呈。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成为旅游新风尚,“旅游+演艺”“旅游+休闲”“旅游+体育”“旅游+刷文博馆”受到市场青睐,形成“文旅+生活方式”旅游态势。哈尔滨市举办赵聪琵琶专场音乐会等线下演出共18台22场,线上演出共4台4场;“一书·一城”阅读节成为人们知性过节新方式;举办首届哈尔滨国际风筝节和黑龙江省(松峰山)自驾登山节,激发了众多市民游客参与热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人流如织,接待4.9万人次;亚布力熊猫馆单日入馆游客破2万人次。
消费市场购销两旺。哈尔滨市释放节庆虹吸效应,拉动内需,商场、超市、餐馆、夜市物品丰富、货源充足、消费火爆。市商务局落实“2023消费提振年”,以“五五焕新节·棉纺消费季”为主题,组织各区、县(市)商务部门和百货家电企业开展惠民促消费活动,其中哈西万达5月1日客流突破16万人次。
齐抓共管市场安全。发挥市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通过拉网式执法监管确保市场安全。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动执法人员521人次,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92家次,娱乐场所39家次,旅行社旅游景区93家次;市公安局派出警力5700余名,警车1100余台,设置各类勤务岗位460余处;市交通运输局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执法车辆200余台次;市市场监管局出动执法人员823人次,车辆352台次,检查涉旅周边餐饮食品住宿商场超市1054家次。
共赏《春天的约会》2023哈尔滨丁香节暨春季赏花游活动启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彩开启“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活动,打造哈尔滨城市旅游“春赏花、夏避暑、秋登山”品牌名片,不断提升哈尔滨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5月12日,2023哈尔滨丁香节暨春季赏花游活动以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春天的约会》的新形式亮相哈尔滨音乐厅。此台音乐会由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交响乐团)承办,特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宏伟和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常思思加盟演出,与广大市民一起在明媚的春天里感受丁香的美丽与芬芳,体会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浪漫与激情。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指挥、哈尔滨交响乐团副团长、常任指挥于学锋执棒,哈尔滨交响乐团担任演奏,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附属合唱团、哈尔滨音乐厅合唱团、哈尔滨市少年宫小雪花艺术团合唱团担任合唱。
哈尔滨市的丁香栽种历史已有百余年,现有130余万株,每到丁香盛开的季节,花香四溢,美不胜收。哈尔滨市现已经建成百余条丁香路,五个丁香主题公园,其中群力丁香公园栽植了数万株丁香,以规模大、品种多、花期长成为赏玩丁香的好去处。哈尔滨还有六株百年老丁香,分布在兆麟公园、市政府第一幼儿园、太阳岛公园、和平邨宾馆。出游赏丁香已成为哈尔滨市民享受春日好时光的重要活动。
本届丁香节期间将陆续推出“四个一百”活动,即百名画家画丁香、百名作者写丁香、百名摄影家拍丁香和百名少年颂丁香活动,进一步拓展广大市民参与度。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进一步整合春季旅游资源,推出20条精品旅游线路、10大网红打卡地、10大丁香观赏地、观赏路线及“冰城赏花指南”,综合选取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同时统筹指导各区、县(市)推出形式多样的丁香节暨春季赏花游主题活动,如:道外区在中华巴洛克举办主题系列演出、呼兰区将举办“萧红文化周”、方正县在善乡玉林村举办梨花节、通河县在铧子山杜鹃花谷举办首届杜鹃花旅游文化节、五常市将举办稻田音乐节、依兰县将举办“徒步走展风采”活动、木兰县将在鸡冠山举办首届红色文化艺术节、亚布力将举办黑龙江省大学生写生比赛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多出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