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勇
位于西藏吉隆县境内的“大唐天竺使之铭”,是公元658年唐朝御使王玄策由长安出发,途经青藏高原出使南亚时留下的勒石纪功碑刻,也是“唐竺古道”(即“唐蕃古道”与“蕃竺古道”的总称)的重要见证。2006年,连接祖国内地与青藏高原腹心的第一条铁路——青藏铁路通车,其线路走向与当年的唐蕃古道大致相同,它的开通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进藏条件,而且带来了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2014年,拉萨至日喀则铁路贯通。日喀则至吉隆的铁路也在建设。也就是说,1300多年后,“唐竺古道”将以铁路的形式重现。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庚子,右卫率长史王玄策击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大破之……玄策脱身宵遁,抵吐蕃西境,以书徵邻国兵,吐蕃遣精锐千二百人,泥泊国遣七千余骑赴之……”《新唐书》的记载、“大唐天竺使之铭”碑刻,承载了唐代中国周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在唐代中国,“唐竺古道”一端连着唐都长安,一端连着天竺,是一条跨越青藏高原、由中原内地通往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同时也是一条民族融合的走廊。这条古道沿线留下了大量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藏紧紧把握南亚大通道及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利用铁路客车覆盖地域和受众面广的特点,充分挖掘“唐竺古道”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高原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带,深化与陕西、甘肃、青海的旅游合作。
2017年,西藏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展开合作,推动“旅游+铁路”产品开发,共同打造“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廊道。2017年7月23日起,拉萨—日喀则Z8801/2/3/4次“唐竺古道”号旅游列车开行,其旅客发送量逐年攀升,2019年拉日线共发送旅客152万人次。2018年7月至8月,2019年6月至9月开行了“拉萨—当雄—那曲”Z9897/8次“唐竺古道”号城际旅游列车,共开行284列,运送旅客10.9万人次。乘坐“唐竺古道”号成为拉萨至日喀则、那曲地区人们日常出行及旅游首选的出行方式,旅游列车有力促进了地区间的人文交流,推动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2019年12月29日,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在拉萨召开支持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的协调会议。会议明确,为了进一步拓展“唐竺古道”号旅游列车的覆盖范围,充分利用“旅游+铁路”产品优势,由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协调国铁集团、相关铁路局,将“唐竺古道”号旅游列车延伸至西安,全面深化“旅游+铁路”深度融合。
2021年,拉萨至兰州Z918/7次列车延伸至西安方案落地。从此,“唐竺古道”号旅游列车开通,途经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四省区,连接拉萨、西宁、兰州、西安四个省会城市和那曲、格尔木、德令哈、定西、陇西、天水、宝鸡、咸阳八个地级市,涉及沿途人口3300万。
在开通“唐竺古道”号旅游列车的同时,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品牌的推广与建设。2018年,西藏自治区联合青海、甘肃、陕西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唐竺古道”国际旅游联盟。2018年7月,中国“唐竺古道”国际旅游联盟首届年会在拉萨召开。2019年,中国“唐竺古道”国际旅游联盟第二届年会在西安举行并启动“重走唐蕃古道”项目,挖掘沿途旅游资源,推动“唐蕃古道”旅游线路的发展与完善。2021年,中国“唐竺古道”国际旅游推广联盟第三届年会在西宁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窗口行业的旅游业,在西藏不仅是支柱产业,而且承担着“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使命,所以充分挖掘“唐竺古道”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开发价值意义重大。
从国际视角来看,“唐竺古道”连接着中国、尼泊尔、印度三国,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通道。就国内而言,“唐竺古道”是跨越四省区的民族融合走廊,推动“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发展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应继续做好“唐竺古道”号旅游列车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中国“唐竺古道”国际旅游联盟的作用,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唐竺古道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廊道,将其打造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廊道。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四省区合力推动“唐竺古道”文化旅游廊道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旅游品牌。
(注:本文系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部级社科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边疆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22DY37]、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课题“唐蕃交往交流交融遗存碑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区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