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果山村,一穷二白,沟壑纵横、乱石满山。村里没有一条公路,也没有一项产业。
为此,协兴镇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构架,编制完成36平方公里全域概念规划。通过不断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全镇森林覆盖率已达38%以上,污水处理率已达100%,先后获“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天府旅游名镇”“中国最美休闲自驾游目的地”等称号及美誉。如今的协兴镇,以红色旅游为起点,正以昂扬的姿态,拥抱发展的春天。
景别单一
难以留下游客是痛点
红色旅游是到访广安游客的首选,72%以上游客把邓小平故里作为广安之旅的首选。今年五一假期,邓小平故里景区总计接待游客20.8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4.16万人次,同比增长22.32%。
广安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灵敏提到,之前,无论是散客和团客,游览完邓小平故里以后,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其他的点位或是品质不及,或是宣传运营不到位。留不下游客,留不下消费。
现在,自然山水与乡村旅游日益受到市场青睐。但是,广安区周围配套服务仍然以传统农家乐为主,餐饮供给、休闲游乐处于低端水平,零售商品大部分也只有邓家盐皮蛋等一些当地的土特产,这些因素限制了旅游市场全面发展。
如何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协兴片区活起来、火起来。”刘灵敏表示,要努力盘活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核心景区和外围景区互联互通,实现景镇合一。
改造升级
多元化旅游促发展
当下,融合是产业发展的趋势,融合产生乘数效应。
按照产城融合、景城一体思路,广安区以邓小平故里为核心,沿小平故里路、东环路、枣彭路,发展文化教育、人文景观、生态观光和休闲娱乐等新产业,打造集缅怀纪念、文化旅居、养老度假、运动健身、商务休闲、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刘灵敏表示,邓小平故里景区客流量稳定,周边文旅资源众多,协兴老街、数字经济学校、天星湖等资源品质优越,适应打造多类别文旅产品。广安将对接文旅新兴市场需求,创新打造新业态文旅产品,补齐发展要素短板,以文旅产业作为中枢引流产业,打造文旅产业消费地。同时,以“邓小平故里旅游区+瀑布主题生态旅游区+博物馆聚落”为核心,串联沿线文旅体验节点的文旅产业聚集带。
同时,以乡村产业为主要抓手,做好文旅产业服务配套,从而带动乡村振兴。牌坊新村、金狮新村等村落乡村商业、服务接待发展基础较好,佛手新村、金安新村生态景观、田园环境优良。通过村落主题化升级打造,做好特色乡村餐饮、住宿、商贸等服务功能。
“通过盘活协兴片区,我们能够形成新的旅游吸引核,让更多人愿意来广安。”刘灵敏表示,通过协兴片区的盘活,打造代表广安文旅商发展的吸引核,盘活广安整体旅游资源,推动线路联动、客流共享,让游客愿意在广安多留一天。
如今,红色资源与农文旅深度融合让协兴镇的游客越来越多。协兴镇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吸引力、竞争力逐渐增强,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逐年提升,有效促进了广安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李蜜 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