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梵净万物生长,生灵欢畅;黔南荔波水上森林丹青画,瑶山古寨歌更亮;黔中黄果树白昼观雪浪拍天,夜间享流光溢彩;西有万峰峰林竞秀,铺金叠翠;北有杜鹃锦绣多彩,游人如织……人间四月,行走在广袤的贵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公园省”的美丽和生机。
山河成片,黔景无限。当前,贵州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瞄准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用好世界级资源、对标世界级标准,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进一步提升旅游格调品位,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在对高远目标的长期坚守和与时俱进的自我革新中,努力推动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优势凸显 迈步“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底气十足
贵州被誉为“公园省”。独具特色、美不胜收的世界级资源,汇聚而成多姿多彩的“山地公园省”,散发着奇美魅力。
在贵州,山水风光浑然天成、生态良好,拥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及多元生态环境。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温泉,处处成景,山奇、水灵、谷美、石秀、物华,美美与共,平均1100米的“养生海拔”、23℃的夏季气温、62%的森林覆盖率……成就贵州“天然大空调”“绿色大氧吧”“夏季避暑胜地”等美誉。
在贵州,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被誉为“民族生态博物馆”;红色文化光芒闪耀,遵义会议扬名中外;发源于贵州的阳明心学影响世界,山地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成就贵州“文化千岛”的称号。
在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前列。绿色茶园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酱香茅台,醉倒天下宾朋;“大国重器”中国天眼,遥望宇宙星河;世界前100名高桥近半数在贵州,一座座超级工程“惊艳世界”……
在贵州,坚守“两条底线”,实践“两山”理念,发展“美丽”经济,助力赶超跨越……“黄金十年”坚持不懈打造的品牌、搭建的平台、推出的举措,成就了旅游业一个接一个的典型。
“公园省”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这些年贵州先后走进了外交部蓝厅、走进了联合国总部、走进了纽约时代广场、走遍了世界各地;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向全球网友推介贵州;《纽约时报》把贵州推荐为“全球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孤独星球》把贵州评为“最值得去的十大最佳旅行地区之一”。
这一切,给予了今天的贵州推动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信心、发展底气。
审时度势 打造高品质业态新体验风正时济
这个春天,来自四川的游客陈先生最近和朋友开始2023年的第一次自驾游,荔波小七孔是他们这次旅行的一站。“上一次来荔波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陈先生说,“这里还和十年前一样美,但新玩法新体验越来越多,服务也比十年前好多了。”
来自广东的资深“驴友”吴先生说:“这是第三次来贵州旅游,从乌蒙之巅到赤水河畔,明显感到山清水秀舒爽怡人不变之外,贵州新景点、新项目、新业态、新玩法等越来越多。”
新感受源于新作为。贵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新机遇,统筹推动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围绕全省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游客人均消费“两大提升”,把握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着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科学规划全域新格局。打造“温泉省”“索道省”“桥梁省”等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千里乌江国际滨河旅游带、长征红色文化旅游带、民族文化旅游带等特色文化旅游带;构建“山地旅游+地方特色”主体功能区,推动四季旅游均衡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多极拉动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深化融合体验新业态。大力推动文旅农商融合发展,推进康养旅游、交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同步快速发展,支持特色餐饮、旅游商品、演艺娱乐等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非遗旅游、自驾露营等旅游业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流光溢彩夜贵州”品牌,培育新兴文化旅游消费热点,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
——做强“特意性”资源新篇章。加快推动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以“9+2+2”(9家5A级景区+“西江苗寨、万峰林景区”+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特意性”资源为重点,加强“随意性”旅游资源和业态集聚联动,推进业态升级,打造贵州升级版旅游名片。从景区、住宿、餐饮、商品、演艺娱乐、业态创新、文旅融合7个方面,推进业态升级。其中,将黄果树、荔波樟江率先打造成为世界级景区。
2022年,织金洞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8家,4家民宿入选全国甲乙级民宿,4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朱砂古镇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天眼景区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14个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建成运营坝陵河大桥观光、科普、高空蹦极项目等交旅融合项目;推出茅台酒镇等10个酒旅融合体验景区;创建体旅融合示范基地16个……
如今的贵州旅游,气质好、颜值佳,更有看头玩头。
开“源”增“流” 引天下贵客“一路黔行”
开春,贵州及时奉送出春季旅游大礼包,并推出九大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包,吸引全国游客。3月1日至4月28日,实行景区门票减半、住宿减半、自驾减半、商品减半‘四减半’,覆盖全国人群。
3月中旬,游客陈铭特意自驾体验了一回贵州推出的酒旅融合产品,他说:“从茅台镇到土城古镇再到赤水丹霞旅游区,一路可品尝美酒、沉浸体验古镇文化、欣赏自然风光,非常棒。”
贵州通过开展2023多彩贵州文旅企业对接会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北京、成都、重庆、厦门、杭州、南京、广州等目标客源市场,紧紧围绕“9+2+2”“特意性”资源制定产品和推广目标,把新线路、新景点和新产品,送到省外游客手中。
抓营销提流量,是贵州逐梦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内提品质、外推营销,大力开拓客源市场,充分用好周边省份客源市场优势,深入挖掘国内旅游市场,全省自上而下一盘棋统筹,打出“主题营销、地域营销、平台营销、四季营销、活动营销”五位一体组合拳来“引客入黔”。
同时,抓招商活项目。在对外营销推介中,贵州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引资如黔”。近年来开展的多场文化旅游招商引资活动中,贵州都围绕“三省五带”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等,诚邀各地企业家深度参与贵州文化旅游业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
通过营销推介活动的影响走进贵州,游客才发现山里宝藏打卡地实在太多。
山门别样开,游人纷沓至。进入2023年,荔波小七孔、镇远古城、青岩古镇、西江千户苗寨、黄果树、溪天河潭、万峰林景区一季度游客接待量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24.17%、134.92%、131.06%、126.66%、102.78%、141.31%、274.24%。
优质服务 让四海宾朋宾至如归
公元1637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贵州,跋山涉水途经黄果树瀑布时写下这样的句子:“一溪悬捣,万练飞空……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
今天的黄果树,飞机、高铁、高速……无论自驾游、跟团游或自由行,都能满足游客出行的便捷、舒心。
交通是旅游业的命脉。曾经千山阻隔、天堑难越,如今一路坦途,黔山秀水已不再遥远,快旅慢游成为现实。
广袤大地,长虹飞架,高铁驰骋,县县通高速;浩瀚蓝天,飞机翱翔;向东,打通连接长三角的高速通道;向西,建设通向东盟的国际高速大通道;向南,通过高速通道融入珠三角;向北,实现与古丝绸之路的高速连接……
服务是旅游业的根本,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找准旅游业发展痛点,贵州持续打造“满意”服务品牌,在精细精致精美上做文章,在品质品位品牌上下功夫,对标国际标准补齐服务短板,按照标准化、特色化要求提供周到细致服务。
通过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升“软件”服务,强化市场监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对景区基础设施、住宿品质、餐饮品质、人才素质、服务品质、旅游环境等进行持续升级提质。
立足游客视角做大“黔菜”,发布黔菜系列团体标准,打造“美味贵州”,“十大黔菜”“黔菜美食季”成为游客眷恋的“舌尖乡愁味道”。
打造“多彩山居·醉美心宿”,从黄果树大瀑布到梵净山脚下,从万峰林到荔波,从镇远到西江千户苗寨,贵州“拳头”旅游景区附近,已聚集起一批优质、高端民宿,形成诗意栖居的贵人“慢生活”样本。
加强涉旅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提升“一码游贵州”平台功能。购票“零接触”、入园“零等候”、服务“零距离”……数字化便捷服务,“智慧”游客的旅程。
常态化推进贵州旅游大培训、大演练、大排查行动,推动全省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安全水平大提高、市场环境大优化。
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标准,着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全国行政审批数量最少的省份之一。
持续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坚持“决不护短、决不手软”,严厉打击旅游市场乱象和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完善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让游客真切感受服务水平在提升、文明程度在提升。
一系列“下真功、出实招”的保障,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同仁和群众成为贵州“满意”旅游的监督员、传播者,让“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伴游客“一路黔行”。
新黔气象,新兴境界。风景养眼,体验多元,好看好玩,这是游客对贵州的印象;机遇无限,政策优惠,营商服务好,这是投资者对贵州的评价;就业机会更多了,生活环境更美了,家庭更幸福了,这是旅游从业者发自内心的获得感。
东风又拂来,以“共聚多彩贵州公园省、共建世界旅游目的地”为主题的第十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在4月举办。自2006年以来,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已连续举办十六届,已经成为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贵州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旅游品牌的孵化器,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着本届大会的召开,聚合各方力量共建世界旅游目的地,激活“一池春水”,将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按下“加速键”,引领全省人民群众大步迈进更加美好的多彩贵州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