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首席记者 王洋 见习记者 杨丽敏
如何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化和旅游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抓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如何推进非遗保护传承……2018至2022年,3700余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至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至五次会议委员提案,切切实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广泛关注。
民之所托,我必笃行。近5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积极采纳建议提案,实现了与代表委员沟通率100%,建议提案办结率100%,代表委员满意度接近100%,获得“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先进承办单位”荣誉称号,以建议提案办理实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期待。
建立工作机制 提高办理效率
文化和旅游部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整体工作部署。每年全国两会结束后,部主要负责同志便迅速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了分管部领导挂帅、办公厅组织协调审核把关、各司局负责沟通办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办理工作格局。研究制定了《文化和旅游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规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办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为提升办理效果,文化和旅游部在每年全国两会前夕,都会向代表委员们提供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参考材料,助力提出高质量建议提案。文化和旅游部还采取“五步走”,即安排业务骨干力量驻会,加强源头把关,确保承办的建议提案贴近部门职能;研发建议提案办理系统,迅速在线分办;组织开展培训,提高承办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工作群,加强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系,及时通报办理情况;开展调研座谈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开展20余次实地调研,深入推进办理工作。
此外,对于涉及多个司局业务的疑难提案,文化和旅游部按照“职能贴近、既往分工、平衡工作量”原则,逐件明确承办司局和协办司局,基本解决了“分办难”问题,提高了工作效能。
对于答复函内容,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对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篇幅过短或冗长的主办件答复函,退回承办司局修改后重审,督促各司局提高答复质量”。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年底,文化和旅游部都会对当年建议提案办理答复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主办件优秀答复函予以通报表扬,营造了“比赶超”的工作氛围。
“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我处共接到建议提案近150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乡村旅游和创意产品指导处处长张晓莉介绍,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与代表委员多次沟通,对代表委员关切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回应。
“要学清摸透政策文件背景,提升政策理论把握能力,确保政策文件解读准确。”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政策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办理工作需要在掌握政策尺度、行业数据等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剖析,多次沟通并实地调研,将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集中优势力量 落实督办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将重点督办建议提案作为办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精力进行重点研究、重点办理、重点落实。
近5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办理了关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16件重点督办建议,关于“传承弘扬长江文脉 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8件重点督办建议;承办了《关于促进文旅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提案》《关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案》3件重点提案。
以《关于促进文旅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办理为例,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专题调研组,在北京、浙江、山东、广西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将文旅行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科学调整文旅场所开放措施、放开跨省旅游团队业务,加大纾困惠企力度,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业等。同时,派专人赴浙江省杭州市与提案人王坚委员沟通办理情况,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并邀请提案人参加调研活动。
在《关于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提案》办理过程中,文化和旅游部参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会同中央文明办联合印发《2020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 组织实施“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等。长期关注乡村振兴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安徽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穆可发表示:“文化和旅游部答复内容很有质量,并结合办理工作出台了具体举措,极大增强了我们提出提案的信心和动力。”
“我们与代表委员一起实地调研,面对面沟通,深入座谈交流,使我更加认识到我们的工作意义重大,要认真办理才能不辜负代表委员的期待。”参与组织调研工作的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区域协调处二级调研员韩冰表示,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最主要的“秘诀”就是用心用力用情。
促进成果转化 推动行业发展
近5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相结合,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积极研究和采纳建议提案,将其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动力。
采纳代表们关于非遗传承保护的建议,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资金管理。截至2022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96.5亿元,并安排14.17亿元用于实施国家级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
采纳代表委员们关于发展“互联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加强红色旅游发展等建议提案,积极做好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着力培育自驾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领域优秀品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300条,推出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系列产品。
对于提案办理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河北省委主委张妹芝表示满意。“文化和旅游部工作人员积极征询答疑,迅速沟通回复,展现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是对我们履职尽责的最大支持,非常感谢文化和旅游部。”张妹芝表示,将继续尽己所能,为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大都紧扣中央战略部署、行业发展脉搏和社会关注热点,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张晓莉说。
“建议提案的办理答复工作,不仅集中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还贯穿于全年工作之中。”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政策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将继续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共同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