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0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

栖居“诗经故里”

本版插画<呱咕

文<刘云霞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诗经·唐风·扬之水》,使“沃”(曲沃)这个地名在中国文学的源头上有了标注。

以诗记史。《扬之水》说的是春秋时期,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后来“沃盛强,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于是有了晋国历史上著名的“曲沃代翼”事件。诗里描写的是事件发生前的一个场景。

“翼”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早期都城,晋之源在周成王“桐叶封弟”的唐尧故地。“唐风晋韵”一脉相承,传说中晋国宫廷贵胄打猎的“临郊”,即今山西曲沃北董乡南林交村。

几人才能合抱的银杏树、元代始建的龙泉古寺、斑驳的古城墙……一切都喻示着时间里的厚重沉淀。

湖水是南林交村“世外莲园”的魂,也是小村的画心。那水源自山那边一眼翻花涌浪的“沸泉”,中途还汇合了山上龙王池的水。自然的水与人文的水,一路淙淙洒洒、泼银溅玉、越山跨岭而来,围拢起紫金山北麓、“扬之水”畔南林交村的地理坐标。然后又有了这顺坡就势、层叠回旋、绸缎般铺洒着的湖。湖水及随处形成的瀑、潭、池,将周边的田野树木、农家光景映于其中。湖面上栈道木桥回环,让人恍若置身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瘦西湖。湖面观赏亭下、湖畔农家院外,有三三两两的老人闲坐聊天,岸边有人撑了竿子与鱼对话。

湖边池畔,不时有诗刻于不同造型的石面上,石沿上栖着“相鼠”“蟋蟀”“雎鸠”等,都是《诗经》里跃出的意象。农舍时隐时现,屋体墙面的诗配画,是《诗经·国风》的还原或再现。较之常见的标语口号,诗画裹于屋体,这才是农家“保温”“保鲜”最“国潮”的装束吧?

“诗经园”畔的露天舞台上,锣鼓家什推着高声部的戏腔一闸门放出去,牵了村里的老老少少,引着外来的男男女女。“看戏去!”一时间,林间水畔的场院里,或自带板凳马扎,或随便一个木墩石块,一簇簇人如向日葵般开满了激情和欢乐。

台上有“扬之水”的舞、碗碗腔的戏、“董狐直笔”的情景剧,都是地道纯正的地方内容地方味儿。

尤其是那“董狐直笔”。老人们说,董狐就是他们北董乡的人,“董狐直笔”原先就是他们口里的故事,现在真真地演了出来,比他们讲得有意思多了。

人在景中,也在文气充盈的崭新光景里。

文旅融合,“文”培植了地力肥厚的一方水土。农旅相加,“农”才是根本所在。

乡村该是何种模样,田园该有怎样的风景,答案从一个“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慢慢品味慢慢找。

以南林交村为中心,襟带周边的十里八村,“诗经故里”有4个休闲农业功能区。“荷塘休闲区”的千亩莲池除了盛产“十里荷花带月”的诗意,还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莲菜产地。“我们的莲菜汁多脆甜,是可以当水果吃的。”浓浓的乡音里流淌着浓浓的自豪和自信。

一分自豪,缘于“晋之源”的响亮品牌,那里蕴含着中国餐桌的绿色密码。从市内到市外、从省内到省外乃至国外,农博会、交易会、年货会,只要有“山西曲沃‘晋之源’”标识,一展出就要脱销的。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能不让人“豪”情满怀吗?

一分自信,基于以合作社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南林交龙王池莲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南林交改良大蒜专业合作社、龙汾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莲菜合作社带动100多户莲农,大蒜合作社覆盖20余个村子……技术引领在先,托底销售在后,“酒香不怕巷子深”,曾经货找市场的艰难变成了地头销售的“王者荣耀”,能不让人自信满满吗?

自信自豪助推着,有了“万亩大蒜观光体验区”。农忙时,有蒜薹采摘节,既满足学生及游客的农桑拓展体验,又缓解农人采摘的人力紧张。依托合作社发展的黑蒜、小米醋泡蒜等新产品不胫而走,成为外来客背包里的稀罕货。

“荷塘休闲区”如今也是游客采莲蓬、挖莲藕的休闲体验区。“休闲”是乡村的文心诗眼,那就再来个“民宿民俗体验区”吧,一度闲置的老房旧屋,有了舒适性、功能性相佐,成了备受欢迎的花房暖巢。

此外,还有个“林下休闲体验区”。花间林下,观星落日出,听虫啾泉鸣。回归自然,诗意栖居,诗不在远方,就在身边的烟火日子里。

2023-01-10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7101.html 1 栖居“诗经故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