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首席记者 王洋
近日,2022年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开幕演出——交响诗《这个世界的欢迎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谷剧场倾情上演,正式拉开本届戏剧节的大幕。
记者从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组委会了解到,本届戏剧节以“回归和凝望”为主题,来自北京、上海、天津、云南等多个省市的8类20多部中外剧目在戏剧节线下和线上轮番上演。同时,高峰论坛、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编剧奖)颁奖、云上戏剧村等众多以戏剧为主题的线下活动,以及戏剧盲盒大派送、优质原创视频大赛、“五大云端剧场”最美征集、寻找戏剧节小小代言人等多场热闹非凡的线上活动也掀起了一场线上戏剧狂欢。
让民族文化成为舞台主角
“孩子们,要热爱人!”随着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这个世界的欢迎词》在谷剧场响起,背靠大山,面朝邛海,来自大凉山的多种原生态艺术在这里汇聚成巨大力量,书写着古老与现代的联接、民族与国际的交融。
据悉,交响诗《这个世界的欢迎词》由凉山文旅集团出品,濮存昕、李亭担任总策划,唐青石担任音乐总监和指挥,汪玥、胡猛担任导演,卿庆担任舞蹈编导。这部交响诗通过不同民族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的依次呈现,与凉山交响乐团的演出交相辉映,带领观众沉浸式聆听大凉山这片土地发出的声音。
谷剧场圆形木舞台内设置了一圈轨道,一位身着彝族传统服饰的“时间见证者”推着一盏灯,在四周演员们的表演下周而复始地围绕着图腾在圆形轨道上移动。《清晨谣》《豹》《情人树》《回答》《阿一若的家书》《次第花开》《极地的心脏》《阿杰鲁》等节目依次亮相。蓝天之下,邛海之畔,观众们在草地上随意地错落而坐,以山为幕,演员们就在眼前表演、身边行走。
伴随着诵读声,场内的演员们身着各民族服饰环坐于四周,彝语朗诵、树叶吹奏、原生态群唱、原生态女声等多种表演形式,穿插着翩翩起舞的舞者依次开展。最后,全场所有演员再一次朗诵《这个世界的欢迎词》……在场观众不断感慨,“每一分钟,都写满大凉山的民族文化。”
线上线下共享戏剧盛宴
本届戏剧节依旧传承“山水即舞台”理念,演出分别在“火空间”金鹰大剧院、火剧场、《阿惹妞》实景剧场,“水空间”山海剧场、月剧场和“木空间”谷剧场、听涛小剧场三大展演空间7个演出场地同步进行,让自然山水和人文艺术互相交融,带给观众别样的戏剧氛围。
在剧目方面,戏剧节兼顾了全年龄段的观众,既有豆瓣评分均高达8.9分的“话剧九人”作品《春逝》,也有古代小故事的儿童剧《国学小戏班》,还有话剧《每一件美妙的小事》《2022赵氏孤儿大报仇》以及音乐剧《爱乐之城》等风格各异的演出,让戏剧的多样魅力得到充分展现。
其中,集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彝文化风景实景、中国第一火秀《阿惹妞》以彝族人文风情为主线,通过高科技水火特效和现代舞美手段的融汇,串联“鹰”“水”“火”“山”“年”五个篇章,借用“鹰图腾”“如水般柔美的女子”“如火般炙热的男子”“朵洛荷”“彝历年”等元素将当地民族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以及民族人文展现得淋漓尽致。
线下剧目应接不暇,线上展演剧目同样精彩纷呈。北京人艺出品演出的《吴王金戈越王剑》作为线上开幕大戏,在五彩云霞“云上戏剧村”限时点播。中央歌剧院的歌剧《图兰朵》、西安话剧院出品的先锋版话剧《哈姆雷特》、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话剧《邯郸记》,以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造的三部作品《伽利略》《厄勒克特拉》《浪潮》等剧目也进行了点播或公益免费观看。
在“滚动展播”板块,小剧场原创多幕剧《居伦剧院》、儿童剧《菲亚·飞呀!》、肢体剧《朱尔旦》、话剧《福兮祸兮》《锦江传奇·董竹君》《思凡·陆小曼》、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等,全天不间断滚动播放,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绚烂的线上戏剧嘉年华。
高峰论坛探寻戏剧民族根脉
国际戏剧“学院奖”是由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于2011年设立并主办的世界级大型戏剧文化活动。2021年,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导演奖)颁奖活动在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期间举行。
本届国际戏剧“学院奖”增设了“编剧奖”。“编剧奖”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原创精神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把握,坚持择优评选的原则,坚持评奖的公正性、导向性、权威性;鼓励创新探索,追求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健康积极的美学导向,力求提升戏剧作品的文学性,促进中国戏剧文学的良性发展。据悉,共有六部作品荣获“编剧奖”的“最佳编剧奖”和“最佳青年编剧奖”。
以戏剧节为媒,搭建戏剧人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本届戏剧节还举办了大凉山戏剧节“当代中国戏剧‘高峰’作品创作建设高峰论坛”、戏剧“高峰”作品的创作建设探讨、戏剧“高峰”作品的创作理论探讨等多个交流活动。
另外,戏剧教育一直是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重要单元,戏剧教育作为传承大凉山文化艺术的重要措施,正在此落地生根。在本届戏剧节期间,主办方联动各大高校把戏剧教育课堂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五彩云霞“云上戏剧村”、抖音等平台上。“戏”聚凉山活动也召集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艺术高校推选优秀学生及作品开启“舞台公演”,并通过大众互动点赞评选出最受喜爱剧目以及最受喜爱演员,让怀揣戏剧梦想的年轻人也能过把“戏剧瘾”。
据了解,2019年,在凉山州委、州政府的主导下,濮存昕、李亭、廖昌永等25位中外艺术家和文化学者的策划推动下,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应运而生。三年来,118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176个国内外艺术院团、41所国内艺术高校、31家国内剧院(场)与演出机构、12个国际戏剧类别、5类国粹剧种、10个国家的114部国内外知名剧目、2263名中外演员、超过20万人次现场参与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活动,线上关注度28.8亿次。
如今,在戏剧节“戏剧展演、戏剧论坛、戏剧孵化、戏剧教育、戏剧生活、戏剧文创、戏剧旅游、戏剧影视”八大内容支点相互牵引和支撑下,一个世人眼中神秘偏远的民族地区,正努力成为中国文艺的新坐标、未来四川文艺的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