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雨中爨底下

文<洪建国

京西有个古村爨底下,很美,很静。天公作美,出发时下起蒙蒙小雨,让我们有机会领略雨中的爨底下。

爨底下因处在“爨里安口”下方而得名,又名川底下,明清古村落,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距北京市区90公里。爨里安口是明代京西内长城的一座关隘,正德年间建有正城一道。当时,地方守军实行卫所制,家属随军,在驻地附近屯垦,一入军籍,世代为军。后来国家大一统,内长城失去了防御作用,戍守爨里安口的军户逐渐繁衍成村,便是爨底下。

爨,有灶台、烧火做饭的意思。这个字笔画多,不好写。为了方便记忆,当地村民编了个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底下架火烧。”据说村中多数人姓韩,因韩与寒同音,所以他们希望“爨”让全村人丁兴旺,日子红火。

小雨淅沥,轻轻拍打着我们的衣角,温柔亲吻着我们的脸颊。此情此景,我们无暇顾及披衣撑伞,便一头扎进这个远离喧嚣的世界。一进村子,只见一块硕大石头上刻着一个“爨”字,热情似火,仿佛在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这不,几个村民赶忙迎上前,手捧刚采摘的榛子、山核桃、野葡萄请大家免费品尝。我们一边品尝香甜的山果,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条贯通东西的青石路,一棵饱经风霜的古槐树,一口水质甘甜的老井,一串串火红火红的大灯笼,一排排年代久远的蓝瓦房,一道百米长的峡谷“一线天”……

古村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形如葫芦,又像元宝,很有美感。一道长上百米、高十多米的弧形石灰墙将村庄一分为二,呈现高低错落、层次鲜明的布局。山上多是幸存的清代民居,山下多是后建的仿古建筑,它们与天穹、大地、青山、绿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笼罩在如牛毛、如花针、如细丝的雨中,密密地编织起一件诗意的人间画作。

漫步山村石径,有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意蕴。穿过一条条狭长的小巷子,走进一座座悠久的四合院。它们大多有黝黑的宅门、灰色的石墙、蓝色的房瓦、红色的对联、雕花的门楣、砖雕的柱头。“大五间”是全村扇面状民居的交汇点,也是全村规格最高、质量最好的民居。室内三明两暗,五间五檩,隔扇有雕花壁罩,窗下有棋盘炕,门外台阶有猫洞,阶下有狗窝,耳房有储藏室,设计巧妙。

雨越下越大,古屋房檐下的雨点串成了线,有力地敲打着或平滑或粗糙的石板,发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响。此时,一顶顶五颜六色的雨伞点缀村中,远处袅袅炊烟慢慢升腾,一股久违的饭香随斜风飘然而至,这才觉得肚子饿了。

从山上下来,右边是举人院,听说曾经出过举人。这是一座三进院,院内有400年的青石、紫石,寓意“脚踏青云”“紫气东来”,到此一游的都想站上去沾一沾灵气。左边的福字院是一座两进院,影壁墙上写着别致的“福”字,“福”字上精雕30朵梅花,取万事美好之意。整个“福”字里藏有“福禄寿禧财”,颇为巧妙。在福字院,看着大锅里翻滚飘香的炖鱼,我们馋涎欲滴。朋友说:“身在福中要知福,今天就在福字院吃了!”伴着外面的风声雨声,我们一边吃饭,一边与村人畅聊,其乐融融。

2022-12-27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6782.html 1 雨中爨底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