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慕田峪独秀

文<曹雪文

冬至过后,北京慕田峪长城愈发寂静开阔。周末,趁着阳光正好,我和朋友相约一起爬慕田峪长城,感受冬日长城的独特韵味。

早在北齐时期,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一带便筑有长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将军徐达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命令,率兵在北齐长城遗址上修建长城,这便是慕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全长5.4公里,东与古北口相连,西与居庸关相接,是拱卫京畿的军事要处,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目前,慕田峪长城面向游客开放了20个敌楼。

冬天的慕田峪长城,壮观秀丽中透着丝丝清冷。我登上石阶,行走在古老的城墙之间。行至4号敌楼、5号敌楼之间,一个铁铸古炮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我凑上前去仔细观看,铁炮长约90厘米,炮膛深约60厘米,外口径约20厘米,炮口朝向长城外侧,用以抵御敌人入侵。除了这尊铁炮外,还有一尊铁炮被收藏在慕田峪长城精神传承馆内。历经数百年的雨雪风霜后,古铁炮已经黝黑发亮,曾和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它虽已失去了往日的作用,但仍在风吹日晒中向来往游人诉说着无限沧桑的过往。

站在正关台前,只一眼,我便被这座造型新颖、结构别致的建筑吸引。正关台又称慕田峪关,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是慕田峪长城的标志建筑。此关三座敌楼并矗一排,形成主厅侧室的格局,上下两层,底层相通,可用于囤粮、屯兵。精巧的设计,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正关台战略地位显著,曾经,这里一边连接塞外,一边是入京通道,又是进入皇陵的捷径。我仿佛看到,当年冬日飞舞的雪花为长城披上白色的衣装,正关台前,守卫的士兵挺立如松,指挥着来往的人们通关前行。

乘坐缆车至14号敌楼,再由此步行至20号敌楼,是最经典的游览线路,可以领略到古今同框的别样之美。近处,古建残垣保留着时光印记;远处,摩天高楼见证着城市发展。站在18号敌楼附近眺望市区,北京CBD的建筑清晰可见。我举起相机,拍下长城与中国尊同框的画面,远山之中的长城与繁华闹市的中国尊,仿佛跨越几百年的时间长河,于空中相会。侧耳倾听,它们似乎展开了一场隔空对话,诉说着战争历史、华夏乡愁。

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在慕田峪长城,爬到20号敌楼的“好汉坡”观景台才算真正的好汉。20号敌楼是慕田峪长城目前开放区域的最高点,虽然登上“好汉坡”的石阶只有几十米,但每级石阶高约半米,是慕田峪长城最陡峭的一段路程。爬过这段台阶,耐力与技巧缺一不可。“宝宝,别怕!高抬左腿,把脚放石阶上,双手先紧扣住上一级台阶……”在我前面登“好汉坡”的是一对父女,女孩不过10岁左右。只见她用小手紧抓着台阶,不停地重复高抬腿、侧放脚的动作,额头沁出的汗珠、略微颤抖的双腿说明了她此刻的努力和坚持。

跟随着女孩爸爸的指导操作,我终于也颤颤巍巍地登顶了。站在“好汉坡”上俯瞰,群山连绵起伏,巍峨的长城如一条卧龙蜿蜒其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壮美。长城内外,林木挺拔萧瑟,暖阳和煦宜人,鸟儿沉默不语,好一派恬然静穆的冬日光景。

千百年前,长城上是否也有那么一群人在陡峭的山崖上艰难地攀登?不同的是,他们攀登至顶峰,在寒夜里守卫,不为远处的风景,只为保护长城脚下一方百姓的安宁。这么一想,这古老的长城似乎愈发雄伟壮丽了。

2022-12-27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6778.html 1 慕田峪独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