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广东佛山倾力打造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

带动文旅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政府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佛山市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佛山从“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文化导向型城市”到“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的提质升级,将文化作为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助推创新驱动和城市转型升级。

3年来,一批高品质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佛山大剧院、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佛山市文化馆、佛山市博物馆等成为新的城市地标。佛山创建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博物馆之城建设、粤菜粤厨名城建设、世界功夫之城建设拉开大幕。在此基础上,文旅产业借势而为,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步入发展快车道。这其中,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在“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正在结出丰硕的成果。

文化佛山底蕴厚 “行动”成果遍开花

“肇迹于晋,得名于唐”。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佛山是一座享誉千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狮艺之乡、粤菜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直到今天,每一项美誉依然鲜活,依然是佛山人的骄傲。回望改革开放40多年,传统制造工业的优势给佛山带来了经济数字的持续飙涨,造就了“中国制造名城”的盛誉,还交出了万亿GDP的成绩单。以城市文化竞争力为核心的软实力是其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此,从“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文化导向型城市”的定位可以看出,佛山不断尝试文化与传统产业,与金融、科技等跨界融合,实现后工业时代城市转型对文化品质的追求。

在“行动计划”的实施中,佛山立足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20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全市733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全市32个镇街文化站均评为省特级站,构建起城乡“10分钟文化圈”。“行动计划”让公共文化水平、效能全面提升。同时,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打造一批富有佛山味道的街角社区、口袋公园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佛山市“行动计划”甫一启动便制定推出四大发展任务,实施国土空间规划行动、古村古镇活化行动、古风古韵营造行动,实现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守望底蕴深厚的佛山人文精神、传承岭南历史文脉。在传承岭南味方面,通过建设粤菜粤厨名城(世界美食之都)、博物馆之城、世界功夫之城、休闲湾区旅游目的地名城,全面弘扬佛山岭南风味、提升佛山岭南品味、挖掘佛山岭南玩味。在提升“国际范”方面,推动文化时尚现代化、文体产业规模化、竞技赛事专业化、文化交流成常态化大发展,全面提升佛山“国际范”。这其中,旅游作为媒介与传播载体的功能日益凸显,文化的挖掘与整合也让佛山旅游更具吸引力。

到2022年年底,佛山高质量文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深入人心,文旅融合成效显著,建成一批文化新地标,形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仅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就引入10亿元以上文旅产业项目3个以上,文旅体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五区联袂谱新曲

城市文脉续传承

在“行动计划”的引领下,全市各区积极行动起来,深挖掘、重结合,创思路、拓空间,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精彩纷呈。在佛山城区禅城区,每年的第三季度为禅城无界艺术季,集中推出一批文化艺术展览、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组织一批啤酒音乐节、街头篮球赛等活动,举办一批文创市集、草地音乐节等多元文化活动,高质量办好行通济、佛山秋色、岭南年俗欢乐节等民俗文化活动。

此外,禅城区还在梁园适安里、祖庙东华里、莲升片区等地打造非遗示范体验区,将醒狮、粤剧、香云纱等传统文化,开笔礼、北帝诞、佛山秋色等传统民俗,融入岭南非遗天地片区集中打造。为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特色,禅城扎实推进“一寸一史一志”工程,推动石燕岩采石场遗址入选“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名单,组织申报3个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持续绽放岭南广府文化高地魅力。

“南海醒狮、功夫之城”闻名遐迩,南海深度挖掘整合资源,深入实施龙舟、醒狮文化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开展“龙口”“狮口”普查,组建南海狮团,举办南海狮团诞,赓续狮队巡游、团礼、祈福、比武等民俗活动,夜光龙、夜光狮在“七湖三湾一站一园”陆续登台展演,不断激发团结奋进的南海雄狮精神。

在“行动计划”中,三水区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用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效能革命”,强化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场馆常态化开放和管理。持续巩固40个“祠堂+文化”示范点建设成果,打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作为西江地区的革命摇篮,高明区革命文物及革命遗址数量排在全市前列,红色文化已成为高明区颇具特色的文旅产品之一。为此,全区统筹抓好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通过打造百里沧江红色文化示范带,建设明城镇、更合镇红色片区和小洞村、坪塘村等红色文化特色美丽村庄,传扬革命传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地区繁荣的重要支撑。城市既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也是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文化建设体现着城市的活力、潜力和创新驱动力。

全域旅游示范区

佛山创建进行时

在佛山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的过程中,旅游产业“好风凭借力”,得以蓬勃发展。全市五区创建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有序进行,渐入佳境。

作为全国知名的优秀旅游城市,佛山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起步早、举措多、工作实、力度大。早在两年前,禅城,高明两区就已跻身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列,南海、顺德、三水三区也随即赶上,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佛山打造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添姿增色。

在完成省级创建后,禅城区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不断丰富旅游内容,建立健全旅游景区体系,开始向更高层次冲刺,提出了打造文化与旅游相融相生、文旅和城市兼融兼美、文旅和商业同融同兴、文旅和产业共融共旺、文旅和民生互融互惠的岭南文脉之城。其中,努力推动全区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7家;不断擦亮旅游服务品牌,祖庙博物馆、南风古灶旅游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紫南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示名单。

高明区立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方位优化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凝聚合力筹备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迎检。支持三谭故里红色文化旅游区和小洞村革命文化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支持盈香生态园、美的鹭湖等地开展夜游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培养、挖掘一批本土粤菜师傅,推动“高明有礼”品牌打造,实现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大力推广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持续谋划旅游惠民相关政策措施。

佛山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注重结果,更重过程,即是助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质量和抓手,也是为广大市民群众谋福利、提升生活幸福指数大舞台。

在创建过程中,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动旅游与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领域由深度融合向“全域融合”,努力打造百姓生活与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主客互动,与风情岭南有机融合的田园综合体。提出到2022年,培育提升1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2个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推出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成420家民宿挂牌营业。

在此基础上,后继参创的三区各有各的着力点,各有各的成绩单。南海区以创建成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牵头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以“打造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为愿景,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举办大地艺术节,运用艺术的方式,活化传承岭南广府文化,全面带动乡村艺术文创、酒店民宿等新业态集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千灯湖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以文化新经济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

三水的创建工作更接地气,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信息服务资讯平台,完成旅游厕所建设任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今年以来,白坭镇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白坭镇沙围村入选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南丹山森林公园创建为“南粤森林人家”,持续打造“处处有景观、时时可旅游”的“全景三水”,不断提升旅游品质。2022年9月,三水区入选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在顺德,创建工作得到广大旅游企业的鼎力支持,通过不懈努力,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长鹿旅游休博园获评“广东省第二批工业旅游精品线路”,长鹿旅游休博园、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等获评佛山十大潮玩地,北滘碧江村、陈村仙涌村、龙江左滩村获评“首批佛山市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打造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佛山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和事业。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佛山人民正奋发向上,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2-12-14 带动文旅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6395.html 1 广东佛山倾力打造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