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博物馆‘零门槛’开放,使博物馆更可触达,提供了一种普惠性的文化福利”
——针对博物馆免费开放,《中国青年报》日前发表评论指出,逛博物馆很多时候是个“真香”的过程,往往是在置身其中,看到展品的那一刻,在听到内行人的生动讲解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妙趣。博物馆免费开放,可以提供一种无形的拉力,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文化上的“真香”体验。对文化“发烧友”来说,免费开放博物馆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畅快地进行文博探索。很多综合性博物馆藏品众多,如果只去少数几次,就不免会浮光掠影,无法放慢脚步、驻足细品;一次十几元、几十元的门票虽然不算贵,但是若想大幅提高参观次数,甚至每次专为欣赏一件展品,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会让文博爱好者的游览更为随性、从容。如今全国91%的博物馆已经免费开放,传递的是一种清晰的文化价值导向:“到博物馆去”并不是一种专门为之的仪式感,而应当成为再寻常不过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像去喜欢的餐馆一样日常、频繁。博物馆不应该是“高冷”的,而应当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到博物馆去”也不该止于一阵风潮,它可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要信任游客,然后用好的服务、诚信的言行获取游客的认可,才能够最终把钱挣到手里”
——“先游后付”,凭信用旅游,安徽黄山景区日前推出的这一创新举措,受到游客欢迎。对此,《北京晚报》发表评论指出,旅游除了带来“诗和远方”的精彩,也经常伴随着取消预约、退订退款乃至遭遇消费陷阱等各种麻烦,为此难免要无休无止地与商家或售票平台沟通,还要应对各地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黄山景区的创新为传统“先缴费再消费”的旅游方式找到了突破口,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积极尝试。对游客来说,这种模式可以降低游览的消费门槛,更加灵活地安排行程;对商家而言,可以提升订单的转化,更好地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