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漫步诗画江南 细品中国文化

——2022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浙江分团)活动综述

□ 章璇

近日,2022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浙江分团)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以文化使者、青年力量——“品诗画江南、探活力浙江”为主题,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韩国SK集团主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中国旅游报社承办。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学生入营,先后去往杭州、绍兴、嘉兴等地,开展了为期6天5晚的研习之旅,通过实地参观、实景讲解、专家授课、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沿途各地的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体验当地的美食、非遗,探寻诗画活力浙江。

在参观中学习文化

浙江是多种文化的聚集地。活动中,中外营员们深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鲁迅故里、五泄风景区等地,学习浙江的良渚文化、大运河文化、湿地文化和诗路文化。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馆,中外营员们近距离地观察留存了数千年的古城遗迹和文物,了解良渚先民的生活状态。来自浙江大学的韩国籍营员河俞罗参观完遗址公园的水利系统后感触良深,她说:“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们没有科技的支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搭建起这样一个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多种功能的水上交通运输网,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他们的智慧和毅力令人钦佩。”

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乘坐漕舫欣赏河岸上留存下来的古迹;在由工业遗址改造而成的三大博物馆,探寻千百年来沿岸人民积攒下来的智慧结晶;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中国湿地博物馆,实地观赏“一曲溪流一曲烟”的独特湿地景致,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探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联系……营员们边走边看边学,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游览到绍兴鲁迅故里和兰亭景区时,许多中国营员深感亲切。鲁迅先生少年时生活过的地方近在眼前,先生笔下的土谷祠、寿家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儿时课本中的场景,在这里都能找到。“这次绍兴之行,让我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来自浙大城市学院的中国籍营员李雪说。

嘉兴市海宁观潮胜地公园是钱塘江大潮最高潮的观潮点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跋涉千里至此,只为观此盛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里,中外营员们共同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观,体会到了古人诗中的意境。

在体验中感悟文化

浙江是中国传统工艺和戏曲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此传承积淀,越剧、绍剧等传统戏剧从这里起源,西湖绸伞等本土手工艺制品自此名扬世界。

在位于杭州的中国伞博物馆研学区,中外营员们在油纸伞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中国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在制伞的绘画环节,营员们将平日里对中国文化的所学所悟和一路上的所思所感都呈现在了小小的油纸伞面上:韩国籍营员金明宗用连绵不断的线条绘制出一幅山水图,寓意中韩人民的友谊日久天长;中国香港籍营员沈祎绘制了一幅春日花鸟图,画出了江南水乡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

“山盟海誓犹在耳,生离死别空悲哀,沈园偏多无情柳,看满地落絮沾泥总伤怀。”在绍兴沈园,越剧演员们以一曲《陆游与唐琬》唱出了南宋诗人陆游的坎坷经历。精美的头饰服装、优美的唱腔舞姿、娴熟的身眼手法、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光影呈现,让在场营员看得入迷,情绪随着剧情起伏。

茶文化在中国有不俗的地位,学习如何泡一壶好茶无疑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之一。在诸暨市东白湖镇越红博物馆,中外营员们在茶艺师的示范下,学习体验泡茶的正确坐姿、礼仪规范、流程和技巧。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利比亚籍营员萨拉说:“我原本以为泡茶只需要放茶叶、倒水两个步骤,没想到泡一壶好茶有这么多门道。”

在交流中传播文化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旨在聚焦文化主题,关注可持续发展,组织在华中外青年到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地区深度体验,进而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多青春力量。

中外营员们在本次研习之旅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积极开展中外交流对话,为传播好中国文化、浙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浙江大学的韩国籍营员朴相豪对此次研习之旅评价很高,他说:“在6天5晚的研学时间里,我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互帮互助、互学互鉴、积极交流,在研学和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非遗技艺、感受匠人精神,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韩国籍营员金明宗认为,此次研习之旅,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力量。“这种无形力量是我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力,也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最大意义。”

在活动结束之际,主办方召开了中韩青年对话会,邀请所有中韩籍营员围绕两国文化差异、青年责任、未来关系等议题,结合自身经历和想法展开讨论。

会上,来自浙大城市学院的中国籍营员朱逸凡发表感言:“青年是传承两国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中韩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守护者。作为中国青年,我有义务做好这个桥梁,尊重文化差异、增进青年交流,努力促进双方关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022-10-11 ——2022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浙江分团)活动综述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4873.html 1 漫步诗画江南 细品中国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