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9日
第12版:旅游报12版

讲好中国故事——时光如画的北京胡同

近日,中国旅游出版社推出“文化礼物”《时光如画·北京胡同》。该书真实记录了老北京胡同的格局与变迁、趣味与风情、历史与传说、人文与环境,将既往与现实纵横交织于一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宛如一部北京胡同纪录片。

在内容丰富悠久、色彩斑斓的北京历史文化长廊中,胡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北京街巷概称与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影响着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更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

“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坚定文化自信,更加自信从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本书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实践。该书作者在北京胡同里出生,童年在胡同里度过。他以强烈的个人情感,坚持30余年拍摄,从4万幅照片中精挑细选出393幅不同年代的摄影作品,覆盖137条胡同、19处寺庙、19处名人故居等,又历经5年精心策划编辑,集结成书。书里的文字和精美图片忠实记录了北京胡同1983年至2022年近40年间跨世纪的影像,真实记录了北京胡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百姓生活的韵味,通过胡同里的人物反衬当时的历史,留存下了难能可贵的历史记忆和不可复制的本真影像。

这本书一共7个章节,“如烟的往事”讲述了红色足迹和名人故居里的故事;“年轮沧桑·古都辉煌”展示胡同里的寺庙、王府、官邸及宅院的清雅风貌;“青砖灰瓦慢生活”里,你可以了解到百姓原汁原味的生活;“形形色色四合院”,你会见到胡同里的各种装饰组件、砖雕、门墩、彩绘、门的样式;“时光如画的京城碎影”,追忆当年难忘的岁月;“雪的物语”带你看惊艳的胡同雪景;“逝去的风景”,凭吊记忆中的流年往事。

这本图文画书难能可贵的亮点是:

1.真实性:所有摄影作品与文字均系作者亲自完成,很多都是老胶片机拍摄,不采用电脑特技加工,保证了影像的真实性,并且很多图片具有不可复制性、稀缺性。

2.本土性:本书作者近40年扎根于北京,系知名摄影家。拍摄作品呈现出北京本地人心目中真实的胡同原貌,作者对胡同的感受就是自己的人生体验,并将自己对胡同的感情融合、生发,更真切、更深入。

3.文化传承:作者拥有丰富的摄影技巧和经验,且多年从事编辑及广告工作,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因很多胡同已拆迁,其拍摄的胡同照片可以作为历史资料,十分珍贵。

4.收藏价值:图书以影像为历史存真,客观真实地还原了北京老胡同本来的面貌,在北京城市变迁巨大的今天尤其显得珍贵。北京胡同渐行渐远,胡同文化愈显珍贵,作者的初衷是要为北京胡同留下美好的影像。因此本书适合社科、各级单位与民众、全国各类图书馆收藏。

5.寻根情结:伴随着北京城的拆迁改建,胡同里厚重悠久的历史和京腔京韵的故事正在逐渐远去。本书用独特的摄影视角向读者真实介绍、反映北京老胡同的历史风貌,不仅立足于北京中轴线申遗,从传承北京老胡同这项特殊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更基于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怀旧情结,让每一位有着深厚胡同情结的北京人可以从心底记住这份难以忘怀的乡愁。

6.装帧设计精美:本书是一本流年体画册,以文配图,是偏画册形式的图文书。开本对于画册和图文书而言都算是一种合适的设计,图片精美如画,文字清新脱俗,散文文体穿插其中,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印刷方面采用了图片过油的工艺,并采用当下流行的裸书脊软精装设计,对图片本身的色彩层次和视觉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胡同是北京人的家园与乡愁。希望本书能为喜爱北京胡同、关注北京文化的读者留下一点念想,唤醒人们心里那些岁月的记忆,把老北京的记忆传承下去,使后人知根本。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本书正是以如诗般的美文、时光如画般的图片,去唤醒读者心中那些岁月的记忆,留住珍贵的时光,更记得住那份心底的乡愁。(郭海燕)

2022-08-29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3735.html 1 讲好中国故事——时光如画的北京胡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