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2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江布拉克景区

麦田怪坡

文<魏新永

那天,儿子让我陪他去奇台县办事,说顺便游一下江布拉克。这样的诱惑,我欣然同意。毕竟,很多内地文友还专门自驾来新疆旅游。

在路上,我就扒拉手机,想揭开江布拉克的层层面纱。江布拉克,哈萨克语是“圣水之源”的意思。相传周穆王与王母娘娘在瑶池相会,嬉水玩耍。圣水在山涧飞溅,沿天山一路涓涓东行,走到奇台县半截沟镇时,突然拐了一个弯,仿佛圈起一只臂膀,拥住一片浅山谷地,不仅锁住了天山雪水,也兜住了天上的雨水。在水的滋润下,江布拉克孕育出一片生机勃勃绮丽迷人的大草原,仿佛东天山丽人腰间佩戴的一块碧玉,令人心旷神怡。

车入景区大门,经过身披铠甲、手握长戟、雄立马背的耿恭像。连绵起伏的浅山、土丘,满目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坡下,土黄色的麦穗是丰收的颜色。坡上的麦子青黄相间,像一块块拼色地毯远远延伸出去。山丘顶部的麦子,叶片还泛着青绿的光芒,安静等待褪去青涩的时光。

我站在路边,静静地望着麦子。它们肩并肩立着,纹丝不动,无声无息,就像古时战场上正在等待进攻号角的军团方阵。远处,一棵树如卫士般耸立在山坡上,打破麦田的单调,令画面一下子生动起来。

江布拉克的麦田有优势、有气势,更有农业文明的厚实,是有名的西域第一粮仓。这里是有名的山旱地,不用灌溉,坐享天成,素有“旱田不旱,靠天吃饭”之称。林则徐流放新疆时途经江布拉克,目睹雄浑壮阔的千里沃野和滔滔麦浪,诗兴大发,写下了“不解耘锄不粪田,一经撒种便由天”的豪迈诗句。如今,古老的耕作方式已经作古,但“靠天吃饭”的遗泽犹存。这里的农民得意地说,他们一年只干三天活,春天播种一天,夏天除草一天,秋天收获一天,其余时间都去看山花或者接待游客了。

我曾在哈密遇到怪坡,没想到江布拉克也有怪坡。

在半截沟镇的刀条岭上,有一段坡路,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纤细的丝带,缠绕在狭长如刀的山峦上。如果不是一次偶然事件,这段山坡或许一直默默无闻,而不会变成一个传奇。

有一年,一辆小车在这段北高南低的路上发生故障,司机停下车,准备修理。为防止车子沿着山坡下滑,司机顺手从路旁捡起一块石头塞在轮下。奇怪的是,车子不仅没有下滑,还鬼使神差般向着坡顶滑去。惊慌的司机赶忙跳上车子抓住方向盘,重新把车子开回原地。然而,当他停车熄火之后,车子仿佛着魔一般,又自动向坡顶滑去。

人们发现,在这段坡路上,不仅是车,即便是流水或者圆球,都仿佛受到神秘的召唤一般,无一例外地会从坡底自动滑向坡顶。儿子特意拿出一瓶水在坡下实验,那瓶水果真向坡上滚去。怪坡之谜,至今未解,专家们各执一词。有的说是视觉误差和实际海拔高度发生错位,误把下坡认作上坡;有的说是磁场和引力作用;还有的说是重力位移的影响……到底是何原因,就交给专家们吧。

江布拉克的疏勒城遗址也值得一去。遗址位于半截沟镇麻沟梁村的悬崖峭壁上,为石头筑成,故当地人称“石城子”,历史上著名的疏勒城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东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戊己校尉耿恭率数百名将士坚守疏勒城。匈奴强攻不成,便断了城中水源。将士渴极时,只好喝马尿。耿恭命令士兵挖地十五丈,仍不见一滴水。相传,心急如焚的耿恭整理衣冠,对着干井虔诚膜拜,祈祷上苍赐水,井下清泉随即涌流出来,众将士皆呼万岁。耿恭即令士兵提水上城,扬水示意。匈奴人见状,锐气大减。孤立无援的汉兵与匈奴人对峙一年多后,军粮耗尽,守城将士只好煮皮革解饥。匈奴人派使者前来劝降,说只要耿恭肯归顺匈奴,便封他为白屋王,并赐给他美女。耿恭不为匈奴人所诱惑,发誓与全城百姓共存亡,誓死保卫疏勒城,最终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兵家范例,石城子由此饮誉历史。

今天,当我们登上麻沟梁之巅,回望疏勒城遗址像铁铸一般屹立在山崖上时,心中不免升腾起对古人的崇敬之情。古老的疏勒城虽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但耿恭和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却让人永远缅怀。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疏勒城遗址,儿子说去峡谷里看看吧。我挥挥手说不了,江布拉克的景点很多,还有花海子、木栈道等,哪能一天游完呢。

2022-08-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江布拉克景区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3174.html 1 麦田怪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