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重贵
盛夏时节,晋南骄阳似火,我们驱车直奔黄河壶口瀑布。越野车穿越山口,眼前豁然开朗,耳畔隐约传来雷鸣般的声音,我的心跳骤然加快,预感到这就是壶口瀑布发出的天籁之声,它正在向我发出热情的邀请。
果不其然,朋友告诉我,这是壶口瀑布特有的“旱天惊雷”景观。黄河波涛汹涌澎湃,当瀑布飞泻河槽之中,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会产生巨大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声传十里之外。真是未见其面,先闻其声,令人格外向往。
车行不久,便来到壶口景区门口。我急不可待跨过一座拱桥,沿着一片开阔的裸石河滩朝着瀑布的方向奔去。壶口瀑布,我魂牵梦萦的黄河大瀑布,我,终于来到你的身旁。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黄河。”巨龙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诞生,来到黄土高原之时,正值血气方刚的青春年华。它舞动身躯,以大无畏的气概劈开黄土高原,劈出蜿蜒险峻的秦晋大峡谷,然后风风火火一路南下,长驱直入龙王辿。此处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如一把巨大的茶壶,收尽奔流而来的黄河之水,壶口因此得名。
我兴致勃勃来到瀑布岸边,向北眺望:瀑布上游黄河宽约300米的水面,在不到500米长的距离内,被压缩至30米左右的宽度,从30多米高的悬崖上疯狂倾泻,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壶口,奔腾咆哮,雷霆万钧,形成“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的宏伟气概,以壶口瀑布的雄姿,抒写了生命的激情和磅礴。
群山在摇晃,大地在震颤。壶口瀑布把黄河巨龙在雪山和草原积聚的无穷能量无限地爆发出来。我目不转睛地观赏水幕,黄色激流澎湃,惊涛拍岸,浊浪排空,烟雾迷蒙,其势如千山崩飞,四海倒立,构成壶口瀑布“山飞海立”的核心景观。明代刘子诚的诗句“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壁泻瑶琼。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正是对壶口瀑布壮观景象的真实写照。
面对这极其震撼的场景,我欣喜若狂,急忙寻找拍摄的最佳角度。突然,我听见有人高声呼喊:“水底冒烟啦!”俯身一望,只见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形成弥漫在空中的雾气,恰似从水底冒出来的滚滚云烟,蔚为奇观。
“收来一曲水,放出半天云。”我惊喜地发现,每一处水底冒出的云烟都不一样,有的蒸腾直上,有的放荡不羁,有的飘逸舒展,有的袅袅婷婷,真像一幅变幻莫测的黄色水彩画。
此际,一位身穿羊皮袄、头包白毛巾、腰系红腰带的农民牵着一头披红戴花的毛驴走了过来,向游客张罗拍照。一位俊俏的东北大姑娘赶紧上前和他商量,双方谈妥后,她穿上花衣裳,戴上花头巾,骑上小毛驴,还声情并茂地唱起了《人说山西好风光》小调,喜笑颜开地以瀑布为背景摆拍。听说,牵驴照相还帮助当地一些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道路哩。
我在壶口瀑布岸边来来往往观赏拍摄,不知不觉已过中午,然而激情燃烧的我却没有丝毫倦意,反而越拍越有精神。同行的朋友对我说,你的衣衫怎么全湿了?我这才发现全身衣服竟然湿漉漉的。原来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如雨沾襟,这正是“水底冒烟”伴生的“晴空洒雨”景观。
这时,我听见壶口瀑布下游传来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循声寻去,看见一群老人正在岸边站成一排放声歌唱《黄河颂》:“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是一个夕阳红合唱团,他们老当益壮的歌声和壶口瀑布的吼声融汇在一起,让我深受感动。历史并不如烟,我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难忘岁月。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抗日军民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人人争做奋勇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儿女。
围观的游客被他们的歌声感染,纷纷加入大合唱。中年人加入了,青年人加入了,连少年儿童也加入了,雄壮的歌声在瀑布的伴奏下,形成新时代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在壶口瀑布回响,在黄河回响,在神州大地回响。
我猛然发现,一道五光十色的长虹横卧壶口瀑布水面,仿佛彩桥飞架两岸。我情不自禁欢呼起来,这就是难得一见的“霓虹戏水”呀!这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壶口反复受到冲击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让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了美丽的彩虹。
我此行实在太幸运了,天公真是太作美了!此时虽值盛夏,我却欣赏到了明代陈维藩所描绘“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虹”的绝佳景致。心情激动的我抓紧时机,从各个角度拍摄这可遇不可求的“霓虹戏水”奇观。
我带着满满的收获,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壶口瀑布,然而壶口瀑布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狂涛怒吼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心中。
黄河雄千古,壶口撼天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壶口瀑布是黄河之魂、中华之魂,其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雄浑气势,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它演奏的磅礴乐章,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