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见习记者 唐伯侬
“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下简称“旅交会”),重庆主要展示了以‘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为主题的新线路和新产品。我们围绕‘大都市’主题,升级了两江游线路;围绕‘大三峡’主题,推出了三峡腹地游,在三峡腹地区县开发了康养、研学、自驾、露营等旅游产品,改变了过去坐游轮沿江而下的游览方式;围绕‘大武陵’主题,开发了富有民族风情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建设了一系列特色村寨、特色古镇等,深挖乌江流域的自然资源,推出水上娱乐休闲主题产品。”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秦定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在旅交会现场,一座象征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彩虹桥连接起重庆、四川展馆,“巴蜀千载情 川渝一家亲”的字牌也格外醒目。秦定波介绍,在巴蜀文化走廊建设规划方面,重庆和四川合作推进得非常顺利,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大部署,建立了旅游联动机制;二是按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推动两地在旅游产品上相互补充、错位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三是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新产品、新业态;四是借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互相宣传、互送游客、抱团发展。
2022中国武陵文旅峰会日前在重庆举办,在文旅项目推介、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秦定波介绍,武陵山片区覆盖了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四省,具有原生态特色和民族风情,但长期以来旅游业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存在行政区划体制化障碍、相邻区县产品同质化、协同发展整体尚未形成等问题。为此,重庆牵头成立了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旨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跨区域资源配置与协同发展,打造品位高、质量好的旅游产品,把武陵山区域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持续推进旅游复苏,为此,我们拟定了复苏行动计划,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出台相关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引导企业转型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尤其注重旅游与现代科技、文化、艺术、时尚的融合;三是推动旅游服务质量、服务品质的提档升级,确保旅游服务更具人性化、更有温度、更有情感。”秦定波说。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秦定波介绍,重庆将重点从需求侧发力,打造游客喜爱的景区、产品和业态,不断推动旅游业提质升级,包括旅游产品的升级、政府旅游管理的升级以及旅游服务品质的升级。重庆将以市场为出发点、以游客为中心,不断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让游客真正喜欢上有味道、有温度的重庆,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