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3日
第02版:旅游报02版

人才队伍有活力 产业发展有支撑

——山东多措并举推进文旅人才队伍建设

□ 李晶媛

2022年4月以来,山东相继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提供平台、优化环境等方面规划部署,全面提高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为推进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集聚高端人才

高端领军人才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始终把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作为全省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予以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荐8个“金牌导游”培养项目、18个专业研究生重点扶持项目、24个“双师型”师资人才培养项目和44个大学生团队实践扶持培养项目,全省旅游高端人才培养工作正在持续加速推进。

《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文化和旅游高端人才集聚。培养引进一批文化、旅游和文物理论研究方面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和精品旅游产业方面的创新创业、经营管理和技能的领军人才;设立“名家工作室”,充分发挥行业内名家的传帮带作用;组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新型高端智库,加强文艺、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若干措施》还明确,选择文化和旅游领域代表性名家,设立涵盖戏剧、曲艺、音乐、文艺理论(评论)、文物、导游、旅游策划、手造等门类的“名家工作室”,充分发挥行业内名家的传帮带作用。

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导游工作室之一,“孙树伟导游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已带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导游人才,为树立导游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导游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国特级导游孙树伟表示,近年来,随着疫情以及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导游行业深受影响,如何留住、保护、培养优秀人才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孙树伟表示,《规划》和《若干措施》充分考虑了导游对整个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稳定导游队伍,增强行业信心将发挥积极作用。希望相关政策措施尽快落地,发挥实效,“孙树伟导游工作室”也将继续发挥引导作用,为全省旅游行业复苏发展提供助力。

培养精英骨干

近年来,山东加大文化和旅游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和旅游领域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

2020年以来,山东先后举办旅游精英人才培训班、文旅融合精英人才培训班、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培训班等,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精准交流,培养了具有现代文旅融合理念和卓越管理水平的人才800多名。

《若干措施》提出,实施“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每2年选拔30名左右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青年拔尖人才,在项目实施、课题立项、宣传展示等方面予以支持;实施“文化和旅游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高的精英人才队伍;依托文化和旅游项目,每年推荐遴选30名左右从事文艺表演、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工作的“山东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省财政对每个项目给予支持,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实施“青年产业人才培养项目”。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产业,每年遴选30个左右在创新创业、经营管理方面有较大发展潜力、堪当重任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青年人才,由省财政给予综合资助。

山东省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升轩认为,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规划》对做好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目前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前期投资、社会资本、建设规划都已到位,但在项目管理运营上还存在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规划》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层面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视,对于促进行业发展、提振从业者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可尝试开展乡村旅游职业人才资格认定、等级评定。”吕升轩建议。

完善长效机制

完善的体制机制、良好的人才环境、合理的评价导向等是激发文化旅游领域人才创新创造热情与活力的基础,也是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干得好的关键。

为此,山东聚焦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大环节,为文化和旅游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若干措施》提出,鼓励省内高等院校调整优化文化和旅游相关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学校和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培养实践型文化、旅游和文物博物人才。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便捷、专业的学习渠道。同时,完善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成果奖励机制,推动职业资格与职称贯通发展,激活人才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释放人才活力。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存在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孙凤芝认为,山东出台的人才相关政策规划,对高校和企业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让高校培养人才找到了对接点,也为企业培养人才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框架体系完备,从名家大师、领军人才到青年骨干、后备力量,人才梯队建设完备;二是环境机制有保障,不仅有成果奖励、职称评价标准,还针对每个不同培养项目明确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政策精准务实更需要实施落地、产生实效,希望有关部门共同发力,及时跟进考核、监督、评价机制等,将相关政策落实落细,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支撑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素质的提升和队伍的建设。”孙凤芝建议。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和《若干措施》的诸多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操性,可以对解决当下山东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升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细化实施办法,努力营造尊才重才、爱才惜才、识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促进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2-07-13 ——山东多措并举推进文旅人才队伍建设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2602.html 1 人才队伍有活力 产业发展有支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