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卡林
苗乡养心古镇游
行程线路:乌江画廊景区—鞍子苗寨—龚滩古镇—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线路简介:线路贯穿重庆彭水、酉阳两县。可以畅游乌江画廊,到鞍子苗寨、龚滩古镇体验苗族、土家族风情,到南腰界追寻红色记忆。
最佳旅游时间:5月—7月
夏天,我在重庆酉阳的龚滩古镇小住了两日。古镇是酉阳“千里乌江,百里画廊”的起点,堪称乌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龚滩古镇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此地山洪暴发,江边悬崖上的山石垮塌下来,在乌江形成一条水流湍急的险滩,阻断了上下船只通行。从乌江上运来的大量货物聚集于此,有的只能沿着交汇于此的阿蓬江通行,有的则需通过马帮运到武陵山区及湘西。就这样,这两江交汇、峡谷幽深之处,就成了乌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的物资中转站,桅杆林立,商贸繁华。因这里的居民龚姓居多,故名龚滩。
多年前,此地修建水电站,把乌江水位抬升了几十米。眼看这座千年古镇就要沉入江底,为保住它,龚滩人选择了整体搬迁。古镇上的老物件全部被编号拆下,又按原来的样子在新地点拼装起来,连老街上油光发亮的青石板也全部用上,古镇终得重放异彩。
迁建的古镇依山傍水,长约1.5千米。石板铺成的街道青润如玉,蜿蜒起伏。纯木穿斗式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古风犹存。古街房前屋后种满了香花绿草,鲜红的灯笼悬空挂着,古朴幽深。我们住的旅社叫夏家院子,原是大户人家的老宅,现在成了特色民宿。吊脚楼上种满玫瑰等各式花草,一簇簇三角梅从阳台垂挂下来,在青青江水的映衬下,美不胜收。
龚滩古镇的建筑,一砖一瓦都展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第一关、冉家院子、文昌宫、川主庙、董家祠堂、鲤鱼跳龙门、巨人梯等历史遗迹都保存完好。
第一关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当时县衙为加强盐政管理、打击私盐流通而建立的一个关塞。石壁上嵌有清光绪年间的“永定成规”石碑,碑高155厘米、宽83厘米。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场大火,石碑损坏严重,碑文字迹模糊。碑文对当时盐码头上挑夫和班头的收入分配等进行了规范,指定由何恒、郑昌信等人负责监督上下船搬运力价的执行,每包盐上载船舱的运费为5文钱,从船上卸运并抬至盐仓则加6文,还规定所有挑夫须由盐号验保并登记造册。这石碑,无声地述说着昔日盐工和挑夫们的辛酸,也佐证了龚滩在川盐入黔道上的重要地位。
冉家院子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古镇名流冉启言的寓所。院内四合天井,雕梁画栋,楼阁、走廊、绣楼等经历300多年的风雨考验,仍保存完好。更为难得的是,这里至今还居住着冉家的后人,成了一个家庭博物馆。
油坊一条街是古镇厚重历史文化的见证。在油亮的青石板路边,我和两位乘凉的老人聊起昔日的故事,这才知道,当年龚滩的油商文化十分繁荣,难怪能激发国画大师吴冠中的灵感,进而创作出著名的画作《老街》。
青石街巷曲折幽深,散发出浓浓的烟火气息。漫步其间,一路品尝了古镇的荞麦面、卤魔芋和卤豆腐,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