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31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品味夏晨

□ 范伟锋

相遇即入夏,心情如绽花。刚刚说要熬过最漫长的冬天,人间遍地芳菲的春天也已告别,转眼便迎来夏天。当我们追赶星月,醉心夏晚清凉。殊不知,黑夜过后的夏晨更加令人回味,让人怦然心动。

晨曦微露,几米阳光越过钱塘江,压着尚在沉睡的杭州,穿插狂绿的乔木间隙,映照水面浮萍。熬了一宿的几尾红鲤儿间或冒泡,漾起圈圈波纹。树梢上几只斑鸠率先发声。少顷,麻雀、喜鹊等鸟儿不约而同地跟鸣。一群池鹭不知从哪棵树下钻出,精神抖擞地巡弋,挑逗着羞答答的荷花。岸堤两旁,宿根花伸展懒腰,杜鹃花色正浓,更有那松鼠乱窜一通。这动人一幕,定格在夏晨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韦应物《夏花明》里那句“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用在这里正合适。

于我而言,夏日晨风是一年中最宜人爽朗的。它不像秋风愁煞人,也不似二月剪刀风,更无冬日寒风的凛冽。夜宿厦门曾厝垵,对岸鼓浪屿的灯塔复归平静。我与轻涛同醒来,漫步在环岛路的椰树下,微风拂过脸庞,仿佛在诉说着鹭岛风情。也曾就读于橘乡黄岩,迷人的夏风裹荡来沁人心脾的橘花香,晨读朗朗,仿佛连呼吸都是浪漫的,直想拉住青春永不说再见。

夏晨最有烟火味。凌晨起,街上已遍布忙碌的背影。早早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凝望里渗透着殷殷期盼;出租车司机停下车,喝一杯豆汁,来一笼灌汤包,咬几口大饼油条,趁机兜兜各自收入,尔后抹嘴一笑迎接南来北往客;周遭的买卖吆喝声里,满是大快朵颐者,浓浓的市井气息充斥夏日晨光。而一切落幕后,人们在酷日的热浪中,又勇敢地继续穿梭于滚滚红尘。

年岁渐长,童年回忆愈加清晰。记得小时,鸡鸣三遍,东方泛白。尾随奶奶去摘瓜蔬,小脚丫落在田间小道,踩踏攒着露珠的野草。那全身披满细绒毛的葫芦、刚掏出的新鲜小土豆,还有斜躺在密草下的几根黄瓜,塞满整整一挎篮。奶奶还用狗尾巴草串起野果蓬蘽(俗称角公),那果子色红汁多味甜,一路咬到家,已所剩无几。此刻,旭日初升,村庄炊烟袅袅,水田老牛哞哞。这充满泥土气息的故乡风景,成了我珍藏的乡愁。

曾几何时,我在行走中品味过不同地域的夏日清晨。散步北京天坛公园,大爷大娘们身怀绝技,魔术似的玩柔力球、抖空竹、踢毽子甚至倒挂单杠,老外看了直竖大拇指。登泰山,裹着军大衣睡了一宿,睡眼蒙眬中,瞅见太阳从天际线慢慢升起。霎时,大地山川一片霞红。众人的欢呼声荡清了蹲守一夜的疲惫,之前的狼狈不堪都成了享受壮丽的伏笔。躲开喧嚣,栖息大理民宿。斜躺在洱海风花中,眯眼看透明顶窗上的蓝天白云,思绪已飘空。这种倦鸟归巢的感觉,成了夏晨的唯一。横贯千里,飞赴新疆,凌晨游荡在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大巴扎已经忙碌开来,从门缝里溜出来的馕香,昭示着新的一天美好来临……如今,忆起旅途清晨的点滴片段,始终觉得还欠世界一场远游。

不管哪里,每一个夏晨都投射出勤劳的中国人的身影,都归属奔跑在路上的行者。我想,把握不了其他,抓住某个夏晨,也是件温存的事。

如此说可好?一日之计在于晨,夏日之晨最可计。

2022-05-3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1535.html 1 品味夏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