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9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内蒙古发展“长城+旅游”迎来新机遇

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为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拥有7570公里长城的内蒙古,围绕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出“长城+乡村旅游、长城+红色旅游、长城+旅游小镇、长城+非遗、长城+考古、长城+研学、长城+民俗、长城+生态”等新型业态。为了快速扩大内蒙古长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了7期大型综艺节目《长城长》,举办了“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提出,聚焦长城、黄河这两个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整合长城、黄河沿线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实现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进一步打造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空间,使其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长廊。内蒙古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明长城、新城区坡根底秦汉长城、包头市固阳县秦长城等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统筹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禀赋差异、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因素,重点建设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等主体功能区,全面彰显长城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民族融合文化和红色文化,将其打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永续传承的重要标志、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全面提升长城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精神文化珍品的影响力。

依托黄河长城打造新名片

“抬眼就是长城,出门就是黄河,天天看也没觉得有啥特别,自从这里成了旅游区,来看长城、黄河的游客络绎不绝。以前一年收入也就两三万元,现在经营农家乐一年能挣几十万元。”老牛弯农家乐经营者李玉一边说一边笑容洋溢地将热气腾腾的农家菜端给客人。李玉说,这些古堡里原来住的都是当地的村民,自从这里成了旅游区,古堡就改成了农家乐。长城文化爱好者、摄影者、研学游和家庭游游客等成为这里的常客,吃炸糕、拌凉粉儿、炸河虾、炖黄河鱼、喝酸粥成为游客留恋的美食。溯河而游、沿长城而览,四季四色成为老牛弯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动力。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弯的明长城,是我国长城与黄河交会的地方,也是游客来老牛弯“打卡”的网红地。清水河县长城旅游资源丰富,民宿、美食、古堡、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站在明长城望河楼,可以饱览黄河老牛弯的波澜壮阔。长城蜿蜒盘旋的恢宏之势与黄河百转千回的柔美之姿相互映衬,成就了这个塞外4A级景区。

根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内蒙古将整合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重点建设文旅融合等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长城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着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今年以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推进中,内蒙古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足马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致富。清水河县委书记张科灵表示:“要充分发挥黄河和长城两大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围绕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奔小康。”

现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老牛弯的山杏花漫山遍野,山楂花迎风摇曳,野枣树绽出春芽,顶出花蕾,与石窑民宿共同串起清水河县颇具魅力的花季旅游线路,成为景区、民宿的卖点,摄影者拍花、摄鸟,儿童嬉戏于山田与古堡之间。

内蒙古旅游凸显新活力

从北京沿G7京新高速,经过500多公里无人区,穿越戈壁、草原、沙漠,一座历史古城便展现眼前。从北京自驾到内蒙古游玩的马先生一家,一路上大饱眼福。

“我们沿G7高速过来,一路上见到了好多自然奇观,以及这里的历史遗迹。”马先生所说的历史遗迹就是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烽火台。居延遗址群中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黑城子遗址。“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这么多年的风沙都没有侵蚀掉那些砖墙和上面的雕刻。”马先生从居延遗址群离开后又驱车到了居延海,此时已是傍晚。伴着落日余晖,居延海呈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如今,盛名远播的胡杨林加上文化厚重的居延文化,塞外“天鹅湖”居延海已经成为自驾游客打卡的乐园、旅游团体主要的目的地。

近年来,自驾游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重要方式。从家用车、商务车到房车,自驾游所用交通工具的种类越来越齐全。自驾游越来越受游客欢迎,自驾营地、房车营地也逐渐成为内蒙古发展长城旅游的一个方向。有文章指出,新疆、甘肃、内蒙古历来是自驾游爱好者的天堂。沿着京新高速,可以领略大漠戈壁、草原山丘、璀璨星空等无尽风光,被誉为“最美的中国公路”之一。京新高速不仅途经西北苍凉的荒漠与戈壁地貌,其中还有500公里是无人区。

在阴山腹地,小佘太秦长城绵亘在起伏的山势中。经过多次修缮,如今已成为重要的自驾游打卡目的地。小佘太秦长城通过卜西线、包固线与包头固阳秦长城景区相连,沿包固线再往南,又与战国赵北长城接壤,便利的交通为长城旅游带来了机遇。

内蒙古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长城旅游资源,东部地区长城旅游魅力也丝毫不逊色,燕长城和金界壕闻名于世。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横穿草原的金界壕与303国道、丹锡高速多点交汇,与周边景区形成融合之势。敖汉旗境内的燕长城因当地农牧比较发达,整体保存不太理想,但是部分山坡地段保存较好,与当地的温泉旅游结合,形成“长城+疗养游”爆款产品。

“茫茫黄岗梁林海,一望无边,乌兰布统古战场,历史浮现在你我眼前,阿斯哈图的石林描绘着,克什克腾美名天下流传……”一首朗朗上口的《天下最美的草原》唱响了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名号。克什克腾旗有5A级景区阿斯哈图石林、4A级景区乌兰布统草原。曾经的农牧民靠经营牧家乐变成了旅游从业者。“十三五”期间,全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50万人次,旅游收入281亿元。随着长城旅游的开发,克什克腾旗将打造一张旅游新名片,大力开发“春季赏花+金长城(金界壕)、夏季草原+金界壕、秋季疗养+金界壕、冬季摄影+金界壕、达里湖美食+金界壕”等旅游新产品。

克什克腾旗副旗长姜惠勇表示:“金长城遗址乌拉苏太段保存较好,是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该段金界壕位于克什克腾旗西北部,G303国道以东,乌拉苏太嘎查以北,共分三段,总长约11千米。该段金界壕临边有达里湖景区、地质公园达里诺尔火山园区及旅游小镇达里渔场场部,春季时华子鱼洄游产卵,冬季冬捕火热,渔家乐也是受游客欢迎的体验项目。”

2022-04-29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0863.html 1 内蒙古发展“长城+旅游”迎来新机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