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6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水映仓前

文<袁甲清

余杭塘河流到仓前,安静得如一幅静物风景,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顶多只是随微微春风泛动粼粼波光,水色酽亮,深静得让人痴迷。石砌的船埠还在,我踏阶而下,把手伸进河里,让水反复裹挟肌肤,想探一探这运河的水,到底载着怎样不老的传奇。

仓前,杭州城西大运河南端的古镇,它把繁华献给了运河,也缔造了自身的繁华。余杭塘河是伸到运河的脐带,将仓前的命运与运河紧紧相系。

仓前,拆字见义,为粮仓之前。能够被列为地理标志,这粮仓规模是何等赫然。南宋朝廷在这里筹建皇家粮仓,其后历代承袭,增制扩容,仓前一直是国家在江南一带重要的粮食存储转运基地。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的“四无”粮仓更是闻名天下。

余杭塘河默然,河面上摇晃的倒影见证往日的奢华。帆影幢幢,舟楫咿呀,满载江南富庶谷粮的木船拥塞河道,一艘艘顺塘河之水鱼贯而下,驶入大运河。这些粮食或南下运进杭州,或沿运河北上日夜兼程赶往京城,为的是皇亲国戚能享用这江南的白米。

漕粮运输,带来巨量的人口和货物流动,遂有了仓前的兴盛,以及各色人等的因缘际会。临河的街面上民居相依,店铺林立,烟火升腾,娓娓述说着这座临河小镇的故事。

运河不单是一条河道,还是河道和货物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组成的庞大系统,而仓前,是运河南端水网和货网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仓前,就像大运河这条跨省大通道的南部货源地,或者说装卸码头,构成了运河系统中的硬核组件。

大运河从杭州出发,不用说,迢迢途旅中有很多个类似的“仓前”。它们与运河心手相牵、命运相系,共同担负起运河生生不息的保障。

那一溜仓前老街,还存留着岁月的苔痕,典型的江南民居,粉墙黛瓦,踢踢踏踏的石板上折叠了很多时光的碎影。但这老街不像大多数江南民居一样前街后河,其临河的一面也是街,与河有着密切方便的连接。街上有砖砌的房子,也有雕花木板房,旧主皆已迁出。这些有年头的建筑,就像故园难离的老人,甘心守候着老街的根脉。

章太炎故居就在这条街上,开间和进深皆颇恢宏,旁边一块石碑阴刻“章扶雅墙界”,标出了章家大宅的边界,也显出了章家大族的威仪。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父亲去世后,21岁的章太炎从塘河坐船离开仓前,前往西湖边的孤山,跟随国学大师俞曲园研习儒家经典。孤山研学七年,他只是偶尔过节才回到仓前家中,与妻女团聚。当时的中国,因为西方文明的渗透,已是风雨飘摇。七年后,章太炎学成告别乡梓,独自前往上海,开启了自己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

章太炎的弟子鲁迅离世前,不顾病重,写下《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这正是从眼前这座小镇走出的国学大师一生功业所在。

一只船从塘河上游逶迤而来,穿过弧形的桥,驶过的河面上,垂柳和房屋的倒影揉碎、散开又聚合。看得出,它并不打算去哪里,或许,它也在打捞那些沉于渊底的如梦繁华?

2022-04-2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0790.html 1 水映仓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