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6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河畔墨香

文<周淑娟

最美人间四月天,徐州贾汪的运河人家吸引了我。

赵孝春是贾汪区大吴街道解台村的会计,家就在大吴街上。门外是大小车辆川流不息的通港大道,南边不远就是京杭大运河。临街小院里,种着一棵木瓜树,树下置一大缸,卧着睡莲。院门上挂一块木匾,上书“五平庐”三个大字。这是他父亲赵昌同的手迹。我问赵孝春“五平庐”是什么意思,他回复说是平安、平凡、平顺、平静、平常这“五平”。

在大吴,略通书画的人,没有不知道赵昌同的。他原是乡镇文化站的站长,酷爱书法,大吴书画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里便有他。现在,忠厚腼腆的赵孝春承袭了父亲的爱好,也担起了在乡间传承弘扬书法艺术的责任。

赵孝春在客厅旁边的偏房里给自己布置了一间书房,又开了一个门直通路边的院子。书房里,一块大木板放置在一张窄小的桌子上,上面铺一层毛毡。案上散乱地摆着书、笔、墨、纸、镇纸,一卷用于描红的长纸半舒半卷着。南面墙上,有他画的墨竹,还挂有他写的字。

从赵孝春家出来,沿着小巷拐了几拐,就到了另一户人家,院墙上蔷薇累垂,空气里花香怡人。大吴书画协会顾问解玉初说:“这是我大儿子家。”老先生住在儿子家前头,也有一个院子,除了蔷薇花,他家还种了一株木香,30岁的老树蓄积起繁盛的花朵。

解玉初80多岁了,身体很好,午饭时还喝了几杯白酒。他说话口齿清晰,耳朵也不聋,走路还挺快。他当过村支部书记,说起大运河,思路清晰,如数家珍。

全长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江苏的8个地级市,在江苏境内达1000余公里。为充分发挥大运河水运主通道作用,徐州先后实施了京杭运河徐州段“三改二”、湖西航道八一大桥改建、城区段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实现京杭运河徐州段二级航道的全线贯通。大运河贾汪段为其中重要河段,流程约36.5公里,最宽处200米,最窄150米。

解玉初的老伴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她忙着介绍:“我们家姓解,可是总有人把我们的姓写成谢谢的谢。还有人看到我们的姓,念成解放的解。我们这儿离解台闸近,我们的解就是解台闸的解。”老人家口中的解台闸,便是运河上的一个闸口。

古老的文明,总能启迪未来。对运河人家来说,大运河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延续着农耕时代维持漕运、沟通河海的辉煌和美德。

解玉初在家里开设了“本善书屋”。院子里拴了根绳子,绳子上挂着一沓沓毛边纸,纸上不是用毛笔点出的点,就是画出的横、撇出的撇,每一沓都有几十张。解玉初解释说,这是他的学生练习的书法基本笔画。他教学生都是免费的,从不收钱。

书屋的墙上墨迹斑斑,屋里的书桌、用品都很简陋,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眼下是春天,甚至已能感受到夏天的奇热和冬天的酷寒。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施教还是学习,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很难坚持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的功课。

沿旧路返回,又经过他大儿子的院子。解玉初停下来说:“我儿子门前种的竹子,也好。”一丛茂盛的竹子里,蹲着两尊小石狮。左首那个底座上刻着“文墨传家远”,右首那个底座上刻着“正气照后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中的美好“水”生活,如今旖旎在运河两岸。站在运河岸边,我仿佛看到了贾汪儿女正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奋力书写新时代水乡巨变的壮美新篇章。

2022-04-26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70783.html 1 河畔墨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