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成果和价值,越来越频繁地走进日常生活,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针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人民日报》近日发表评论指出,各地博物馆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设计开发冰箱贴、文具等丰富的文创产品,传播历史文化。不少考古遗址地积极创新,使用新技术方式,丰富展示展览手段,开展研学等活动,让人们在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中了解专业的考古工作,进而更深刻地认知中华文明的进程。
“清明节踏青祭扫活动无疑会激发起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清明节已具有2500年历史,保护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到底有哪些意义呢?对此,《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一年一度的扫墓仪式可以增强中国人的感恩意识。中国有许多节日,但专门用来亲近自然的,清明恐怕是唯一的。春暖花开的日子,人们携亲带友踏青游玩,享受到更多亲情与快乐的同时,也能体会来自大自然那种美好。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