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莹
城大了,很容易将人淹没,小城的个性往往一目了然,因此,我很喜欢在小城作短暂停留。江苏姜堰的地名很有古意,藏在其中的两个“女”字让人无端觉得小城有着女性的柔情,暗自揣测,它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同时,“堰”是挡水的堤坝,在姜堰,水是最平常不过的了。十年前,我在省城的一个读书班上与来自姜堰的夏成了舍友。我们约定,她到我的小城来登山,我到她的家乡去看水。
终于,我坐上了去往姜堰的车。过了江,就是一种不一样的景致。村庄零零散散地撒落在大地上,就像庄稼从地里冒出来一样自然、熨帖。在那里,似乎再小的庄子也会由小河隔开,河面上停泊着小木船,远远望去,像一幅油画。这就是平原的味道,大地铺展得让人心生辽阔。
和夏见面后,我们来到著名的桥头镇小杨村。小杨村是地道的里下河水乡,全村辖2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4330亩,水面3200亩,其中高标准农田比例达91.7%,设施农业(渔业)比例达60%,全村以稻麦种植为主,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小杨村,游客可以亲近生态、体验农事,还可以寻个民宿住下来,享受“风吹稻浪、民宿栖居”的田园慢生活。我们奔跑在稻田边上,心里有种别样的澄明。这里没有拥挤,没有喧嚣,村民悠闲自在、不急不躁。
我们在“小杨人家”民宿点了一壶茶,时光在慢条斯理中流逝着。民宿主人说,以前,村里条件简陋,石棉瓦遮雨,土坯墙挡风,每次大风暴雨都是考验。如今,这里黛瓦白墙,小桥流水,从村居到社区,环境越来越整洁,配套越来越齐全。村庄附近的景区、园区等农旅融合项目日益红火,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拿工资,安居乐业已从向往成为现实。虽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业仍处于淡季,但这里是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忙时赚钱,闲时养心。人生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是啊,人生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就像我,在这陌生的地方,和久别重逢的朋友围炉喝茶,心里也是暖暖的。
小杨村紧邻5A级旅游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路上都能看到养蟹的池塘。我很好奇溱湖人称蟹为“簖蟹”,夏解释说,溱湖人养蟹是用竹枝或苇秆编成栅栏置入水中,以截断鱼蟹去路进而加以捕获。这栅栏名“簖”,所以这里的螃蟹叫“簖蟹”。溱湖簖蟹很神奇,每年春暖花开时,蟹苗在长江入海口孵化,溯江而上到溱湖安家,中秋前后,客居溱湖的螃蟹则要洄游交配产卵。洄游的螃蟹翻过簖后才叫簖蟹,而能爬过簖的,定是体肥肉壮的大蟹。
湖畔还有一座大型农业生态园。这里色彩缤纷,五彩的南瓜像灯笼一样悬挂在空中,紫色的番茄一串串在绿叶间闪动,像蛇样细长而扭曲的蛇瓜随风摆动。生态园不仅是泰州市姜堰区水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也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离开生态园,船从宽大的湖面向芦荡深处驶去,曲折的湖岸,飘逸着如纱的雾霭,心随之舒缓、沉淀。弃船登岸,踏上木栈道,只觉这里的一切都是原始的,高地上有农舍、茶园、果园,河汊中还有渔民在张网捕鱼捉蟹,一切都那么鲜活,似乎农家小屋上的炊烟还未散去,草丛里的鸡蛋还带有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