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唯唯
在安徽,喜欢旅游的朋友都知道,泾县有一条“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连绵起伏的山脉、碧波荡漾的湖水、古色古香的村落,让它成为皖南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宝地。汀溪乡大南坑村就坐落于这条精品环线的中段。
大南坑村地处泾县自然生态保护区,集青山绿水、林海茶园、奇花异树、怪石深潭于一体,有“小黄山”之美誉。有专家称,这是中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块“绿色净土”,堪称“生态璞玉、世外桃源”。
大南坑村以产茶闻名,拥有海拔500米至800米的高山茶园。2019年,村里采用传统手工精制而成的绿茶“汀溪兰香”问世,被誉为“叶肥芽壮兰花样,书画难寓新茶香”,备受消费者青睐,先后十多次在国内、国际茶叶评比中获奖,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
我每年都去泾县,也走过“皖南川藏线”,对大南坑村早有耳闻,实地探访还是第一次。
车到大南坑村已近中午。一个小小山村的停车场,居然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可见来这里游玩的人何其多。走进村庄,宛如进入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进村入户,一座座农家小院绿树掩映,清脆的鸟鸣声回荡山间。
本想先去茶园看看,陪同的泾县朋友说先吃了饭再去吧,于是走进一家农家乐。农家乐大厅的墙上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安徽省三星级农家乐”,一块是“大南坑村农家乐协会会员”。我问女主人,你们村还有农家乐协会?“有啊。别看我们村不大,但农家乐就有50多家。前几年,我们自发成立了农家乐协会。成立那天,我们还请了专家来给我们讲怎样经营农家乐呢。”
说话间,一位小伙子走了进来,朋友介绍,小伙子姓李,家就在这个村,在乡综合文化站工作,今天他给我们当导游。
男主人手托一茶盘放在我们面前。我问是“汀溪兰香”吗?男主人笑呵呵地说,到我们村,当然得喝兰香茶呀。男主人很健谈,只要提个话头,他会告诉你很多。他说,大南坑村有茶园5000余亩,由于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单一,村民收入不高,2014年全村有贫困户89户166人。“我家当时也是贫困户。为了帮助我们脱贫,村里跑到县里市里争取到60多万元资金,发展山水生态旅游,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安排了10名贫困人口到景区打工,我也在其中。现在我在景区当保安,妻子在景区当保洁员兼护林员,两人每月收入加起来3600元。我家还有茶园,这个农家乐是我父母开的。”
饭菜端上桌,红烧猪肉、竹笋炒咸肉丝、香菇炒土豆、蒜香木耳、土鸡汤,看着就诱人,吃起来更香。美美地填饱肚子,谢辞了主人。
去茶园时,路过一家茶叶公司。小李说,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李四清也是本村人。2006年,在外打工的李四清回乡创办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里的贫困户登记造册。每到采茶季,贫困户把茶叶送来,公司免费给加工,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解决了贫困户加工销售难的问题。采摘季结束,公司又招聘贫困户上山搞茶树管理,每天工资130元至150元。今年他又引进温室种茶技术,让来玩的游客在冬季也能体会到亲手采茶制茶的乐趣。
我问小李,你家有茶园吗?小李说:“当然有啊,我们村家家都有茶园。前年,借着‘皖南川藏线’热度上升,村里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泾县沁园春兰香茶专业合作社,大家负责茶叶的种植,村里负责加工销售,现在我们村的茶旅产业越来越火。”
走在山上,只见满山的绿在初春的暖阳里既浓且艳。一道道梯田犹如美丽柔韧的脊背,又似一波一波涌起的绿浪,远远望去,给人一种绿而生烟的感觉。爬上山顶,风冷冷的,脸凉凉的,心却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