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广西罗城的全国政协委员欧彦伶分享了罗城棉花村变旅游村的故事。她说,棉花村过去是一个仫佬族聚居的深度贫困村,有山歌唱道:“有女莫嫁棉花郎,一年四季闹饥荒。天天累得脚抽筋,没吃没喝没有房。”后来,棉花村围绕村内一个罕见的漏斗型天坑发展乡村旅游,短短几年,便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吃上了“旅游饭”。村民于是把原来的山歌改成:“党的政策放光芒,山里天坑山外香。罗城棉花大变样,有车有房有新娘。”一个天坑,让棉花村实现了华丽蜕变;一曲山歌,唱出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悦。
在我国,像棉花村这样“华丽蜕变”的村庄还有很多。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收录了全国100个典型案例,总结展示乡村旅游扶贫成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中的村庄或僻处山野,或远在海疆,多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乡村旅游,让它们走进大众视野,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旅游扶贫奔小康的“山歌”。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安徽省泾县大南坑村、海南省琼海市沙美村等村庄,赏美景、品美食,倾听乡亲们的致富“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