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见习记者 魏彪
春节是旅游高峰期,也是旅游市场管理的关键时段。
2月8日8时30分,记者来到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质量监督与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质监中心”)。一步入质监中心便感受到阵阵温暖,每个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笑容。
“虽然也想和家人一起享受团聚的欢乐,但是从事投诉调解工作,就应肩负责任。”工作人员表示,让游客度过一个舒心的假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中心虽然人手少,但是春节期间大家‘抢’着值班。”谈及今年安排春节值班时,质监中心主任费立新说,最后决定安排全员轮岗值班。“即便如此,轮岗休息的人员也根本‘闲’不下来,时刻盯着工作群,积极配合在单位值守的同事,一起解决旅游纠纷。”而费立新没有轮岗,整个假期一直在岗带班。
投诉审理科科长王静已从事旅游纠纷调解工作25年。“从事这份工作,忙碌是常态,唯一让我愧疚的是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王静说。
“从事这份职业具备耐心、爱心是关键,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想方设法全力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也要设身处地理解旅行社的难处。”王静一边处理最近接到的旅游投诉,一边向记者讲述自己的工作心得。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旅游企业在接到旅游投诉时欠缺沟通技巧,不仅让矛盾扩大化,也让游客更加不满。”遇到这样的情况,王静总会第一时间指导旅行社做好游客安抚工作,再反复查找问题的根源。“等双方情绪都平静下来,‘寒冰’自然就容易化开了。”
2月3日,质监中心接到林女士投诉,称自己通过北京某旅行社相关产品链接,花费218元购买了2张滑雪票,但单位临时召集返岗,无法如期滑雪,而在联系客服退票时却遭到拒绝。中心接到投诉后,立刻联系纠纷双方进行沟通协调,在质监中心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该旅行社将林女士所购滑雪票延期一年。“每每看到纠纷双方握手言和,我和同事们都很有成就感。”王静说。
已在质监中心工作4年的樊浩天说:“值班在岗责任重大,既要统计好相关投诉数据,又要妥善处理好每一个投诉。春节期间,问题最容易集中暴发,涉及的是矛盾各方的利益,不论最终调解结果如何,都要让各方感受到温暖,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一个好的调解胜过一个判决。调解工作并不简单,不是众人眼中的‘和事佬’‘抹稀泥’,既要体会旅游者的不易,又要理解旅游企业的难处,还要用心了解他们真正的诉求,依法依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负责处理旅游投诉调解工作的刘铮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岗位上尽职尽责,服务好投诉各方主体,维护广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者的权益,督促文化和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