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4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发挥区位优势 做好边关文旅大文章

——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

□ 邝伟楠

经典红色文化游、壮族文化风情游、边境探秘跨境游、百里山水画廊游、绿色生态休闲游……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突出“边关、山水、红色、壮乡”特色,持续做好边关文旅大文章,努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造边关旅游品牌

崇左市有4个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二类口岸,地域和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措并举发展边关风情旅游,打造边关风情文化旅游品牌,取得显著成效。

成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建立边境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推进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等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创建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德天老木棉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多年来,崇左市大力推进边关特色旅游发展。边关旅游已然成为崇左文化和旅游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前来。

此外,崇左市还与越南谅山、高平、河内等签订旅游合作协议,打造中越边境旅游经济共同体;与越南多家旅行社合作开发边境旅游新线路,推出“中越边关探秘游”“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广西山水精华游南线(国际版)”等边境旅游精品线路,一步步拓展边境旅游市场,不断把地域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优化丰富产品体系,希望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现业态创新突破

2016年以来,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紧紧抓住崇左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和旅游发展作为“两篇大文章”的机遇,把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这篇大文章做得精彩纷呈。

目前,崇左市已形成以德天跨国瀑布、明仕田园为龙头的山水休闲度假游,以花山岩画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体验游,以凭祥和德天为核心的边关风情旅游带,以龙州起义、胡志明展馆等红色遗迹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

崇左全市文化和旅游业态取得创新突破,“旅游+康养”加速形成,投资1200多亿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和大新恩城水乡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成功落地崇左;“旅游+影视”有新进展,大新明仕和太平古城两大影视基地加快建设;“旅游+工业”初具雏形,糖业文化旅游博览园、南国铜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

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崇左接待游客量1.65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600亿元,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消费年均增长16%、20%,成为广西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

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以旅带农、兴旅富民。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人文优势和农业资源,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全市各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致富奔小康。

崇左市积极指导各县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龙州县举办观鸟节,培养“观鸟导游”,开发观鸟线路,发展观鸟民宿,带动当地农户通过提供观鸟配套服务增收;天等县岩林庄乡村旅游区大力发展山洞蘑菇种植,辐射带动120多户村民致富;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成立全区首个“农宿协会”,指导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整合开发古法制糖产业,走出了一条发展手工制糖产业致富的特色路子,拉动当地花山石雕、花山刺绣、花山竹编等30多种产品走出乡村,带动当地1000多人就业。

此外,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持续加大乡村旅游带头人和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多次组织乡村旅游及扶贫村带头人赴外省多地观摩学习,同时与高校合作,建立旅游培训基地,先后邀请专家就乡村旅游规划和建设、创意营销、服务礼仪、酒店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2022-02-14 ——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2942.html 1 发挥区位优势 做好边关文旅大文章 /enpproperty-->